祖孙四代同游文福镇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2-07-19 18:12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谢小雨

  一年来,一直关注仓海诗廊的变化,和平人家农家乐开业了,沁园春黑珍珠开摘了,葫芦(福禄)塘荷花开花了……对此,我心驰神往。终于在孩子们放假的第二天,回到久违的家乡蕉岭县文福镇,迫不及待地驱车带上祖孙四代前往。

  村史馆 在历史的长河穿梭

  踏进羊岃村史馆,我拾起“旧业”,看着展示的图文,用普通话和客家话不断切换地给家人们讲述这个小村庄历史,祖祖辈辈耕读的人文传奇故事,从清代的武举人丘春秀、贡元丘桐、秀才丘集熙,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丘镇英以及明治大学的丘庆元到世界数学大师、菲尔兹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等杰出人才。

  孩子们听着“父子同哈佛、兄弟共清华”的故事,连连点头:“好厉害呀!”我带你们来这里游玩,就是希望你们在生活、学习、工作皆能兄弟同心,同进步共成长。馆内的实物展品如草鞋、单车、旧电视等老物件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新鲜的“玩具”,不停好奇地发问,忍不住想“摸索”岁月的痕迹。

  奶奶一直侧耳倾听,神色略显凝重,或许是因为在那同样沧桑的岁月,经历过同样的艰苦,为了生存,为了子女;又或许是为自己一辈子的辛劳之后,子孙们都有出息而感到欣慰。走出村史馆时,奶奶感叹道:“文福人有俺(很)好的家风家教,后生也俺增志(争气),这里一定会越来越兴旺的!”

  福寿堂 “迷宫”中走出“泰斗”

  孩子们在围龙老屋里“穿天街走巷道”,这里成了他们捉迷藏的天然乐园,弟弟说这是真正的“走迷宫”,玩得不亦乐乎。“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原来是一群年轻人在福寿堂开展团建活动,正欢唱、摄影。孩子们也小声地跟唱着这首他们常在家中高歌的《我和我的祖国》。

  我顺势教孩子们认中堂横梁牌匾格外醒目的“数学泰斗”四个大字,不解何为“泰斗”?泰斗是泰山和北斗七星的简称,泰山为“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称。北斗七星就是古代的“指南针”,古人们可以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判断季节,从而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现在人们用泰斗来指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数学泰斗”是大家对丘成桐院士的敬仰,褒扬他在国际数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象征他是后辈们的“启明星”,指引、激励后生们持续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献身。

  力田草庐 丘氏祖先的远见与智慧

  力田草庐,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这座客家民居与岭南园林风格高度融合的典型建筑,300多平方米的庭院,有课室、厅堂,还有水井、台榭、鱼池等,错落有致,舒适闲逸。

  力田草庐目前主要展陈丘成桐院士个人成就,一间墙上挂着“贡元”牌匾的会客厅,一间复古的私塾教室里挂有孔子像和一些书法作品。我站在讲台旁,让孩子们坐在长木凳子上跟着我这位“先生”一句一顿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大家都笑着说“还真像模像样”,场面颇为有趣欢乐。

  据介绍这里最初是羊岃丘氏家族的蒙学私塾,从第一重门楼进入第二重门楼,须走“之”字路,具有曲径通幽之妙境,寓意求学路艰难曲折。试想在那颠沛流离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年代,而丘氏祖先却如此费心斥资设立私塾、崇文厚德、重礼施教,这是一种怎样的远见和智慧。

  仓海诗廊 以文会友的“休闲宝地”

  家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细读这些当代著名书法家的大作,已经被长长诗廊两侧满满的“石刻书法诗文”震撼。先生疑惑地问:“为什么是仓海,不是沧海?”爸爸告诉我们:“‘仓海’是著名爱国诗人、保台卫士丘逢甲先生的别号,他的故居就在跨过国道的那边山下,这里取名‘仓海’,也是为了纪念他的诗魂,彰扬他的爱国情怀。”我告诉哥哥:“这块大石头上的‘中国仓海诗廊’六个大字就是你师傅丘仕坤写的!”孩子对他师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敏行内言贵在三思,勿介花开什么落……”内言?什么落?我循声望去,刚刚还在与弟弟们嬉戏打闹的哥哥,正对着墙上的一篇诗文朗朗读来。我上前细看,原来是“敏行讷言贵在三思,勿介花开叶落……”。在跟兄弟俩讲解诗词之意的瞬间,我更加理解诗廊建设发起人丘洪松夫妇这四年多来省吃俭用、双城奔波、殚精竭虑,将昔日荒废的“湖洋田”、农厕、猪圈建成今日仓海诗廊的苦心与初衷。

  诗廊一角设有石桌、藤椅供游客小憩,诗廊外骄阳似火,廊内清爽凉快,个个笑逐颜开。我憧憬着退休后在村里租一间民舍,春摘果、夏赏荷、秋登高、冬寻梅,闲时到葫芦(福禄)塘畔赏花、读诗、闲聊、唱歌、跳舞,怎一个惬意了得,想想都幸福感“爆棚”!而我的此愿,已是当地村民的日常,羡煞我等。

  诗聚千载文韵,乡梓再添福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福小镇,自诗廊建成后,一时间文气沛然,国内游客纷至沓来,汇聚于此泼墨挥毫、激扬文字,让乡亲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笔墨之美,游客们流连忘返,听闻者倾心向往。

责任编辑: 罗炜新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