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回娘家新方式!云端转妹家 也是尽孝年
大年初二是客家人传统的“转妹家”日子。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许多梅州市民选择在本地团圆,出嫁的女儿携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来梅逐梦的“新客家人”或在外地未能返乡的梅州人,则纷纷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在“云端”为娘家人送上最温情的问候(如下图,连志城摄)。
本地小团圆 陪伴尽孝心
“妈,我给你带了红酒和营养品,新的一年要继续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哦!”昨日上午9时,市民刘劲婷带着丈夫一起回到了娘家蕉岭县蕉城镇龙电花园小区。在准备团圆饭的间隙,刘劲婷说:“我老公家也在蕉城镇,和我娘家就隔了10分钟车程。但我平时在兴宁上班,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她认为,子女的陪伴是给父母最好的过年礼物。
刘劲婷说,平时工作忙碌,过年能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茶余饭后陪父母聊聊家常,对她而言是难得的放松时刻。每年“转妹家”时,父母都会精心准备一桌她喜爱的菜式,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她怎么吃都吃不腻。“这样的过年方式很简单,却让我感到很舒服、踏实!”刘劲婷笑着说。
云端回娘家 视频送祝福
家住梅江区城北镇的黄齐庆、朱慎中是一对“外来媳妇本地郎”。来自湖南岳阳的黄齐庆已在梅州生活了8年多,由于疫情和工作繁忙等原因,她今年不能回娘家过年。昨日,黄齐庆和丈夫、女儿通过视频连线,向远在湖南的家人们拜年送祝福。
“爸、妈,新年好!”“冷不冷?今天家里下雪了吗?”……视频刚接通,梅州与岳阳两端的家人们就互道祝福。虽然老家的窗外白雪皑皑,黄齐庆的心里却暖意融融。“湖南过年有舞狮子、辞年、拜年等习俗。大年初二回娘家时,我们那边一般不用带太多礼物,更重要的是心意到了、孝心到了就好。”黄齐庆说,今年春节,她在丈夫老家梅江区城北镇杨文村过年,湖南和梅州两地过年习俗不同,年味却一样浓。
“梅州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这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黄齐庆说,如今网络技术和快递物流越来越发达,家乡人、家乡味也不再遥远,“老人最期待的还是团圆。等到疫情情况好转,我们计划在今年暑假回一趟湖南,尽可能地多陪伴父母,也增进一下孩子和外公外婆的感情”。(江婵 朱绮辉)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