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我们一起走过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2-01-31 12:02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2022年2月1日,是《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日。五十而知天命。回眸过往,《梅州日报》由小而大,由弱而强,由黑白而多彩,由单调而丰富,可谓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而您,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携手一起走过的一万八千多个日夜里,《梅州日报》承载着您的期待,记录着您的喜忧,推动着您的成长,彼此因对方的精彩而更精彩!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在这大喜之日,让我们互相表白吧——

  半世纪 老朋友

  ■ 陈蔚梁

  1972年初,我从兴宁城曾学路的阅报栏上惊喜地发现,梅县地委机关报《梅江报》诞生了!创刊号上,曾在东山中学同窗5年的杨力翔发表了一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让我兴奋异常。想不到离别几年的老友,以这样的形式在报上与我重逢。

  那年,我在兴宁石马公社广播站工作。解放军野战部队行军经过石马,公社武装部部长让我去部队采访,我写了一组军民鱼水情的小故事投给报社,很快就见报了。从此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我注意从广播稿中挑选比较满意的文章投稿,命中率颇高,其中有一篇人物通讯上了头版,开始引起报社关注。不久,我参加了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有幸听到几位资深记者的讲课,学到了不少新闻写作知识。

  命运多磨。1973年7月,我以知青身份被公社推荐参加全国高考,虽然成绩优秀,却被外省的一所工科院校录取,与我想报考新闻专业的志愿大相径庭,让我高兴不起来,但也不得不服从分配,于8月底离乡北上。

  想不到我走后不久,梅江报社就给公社发了商调函,要借调我去报社工作。此事家里人瞒了我很久,父亲曾对我的老同学说;“千万别告诉我儿子知道,他最喜欢当记者。”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矿山工作。转眼到了1982年,我从《梅江报》上看到短小说征文启事,积习难改,手头发痒,又重新操笔写了一篇寄去。这年9月1日,恰逢中共十二大召开,第二天我这篇塑造即将退休的工人老党员的小说在“梅花”栏目刊登。我不知道编辑是谁,但我知道他花了不少心血为它润色。一个星期后,另一位编辑发了一篇短评,专谈我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我把它剪下来,当作资料保存。

  1986年,为了照顾家庭,在矿山工作十年的我调回家乡工作,进了县委机关。《梅江报》也改了两次名。改版后的《梅州日报》与时俱进,面貌一新,除了信息量大,还办了不少新栏目,仿佛一夜东风来,姹紫嫣红的百花竞相开放。我在下乡下厂调查时,不忘记录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回来挑灯夜战,把文章发送给上级机关和报刊。

  《梅州日报》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后来又不断结识了一些难忘的新面孔,我的视野更宽了,写作题材更广泛了。2017年至今,我在《梅州日报》共发表了各类文章 50多篇。

  今后,我们还将一起走。

  回“娘家”献礼

  ■ 何玉和

  知悉“娘家”要举办纪念《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庆祝活动,很自然地心头一阵激灵,如同乡下老太婆听到自己的娘家办喜事一样,总想送上一点贺礼。再过十几天,我就79岁了,情急之下翻箱倒柜把“陈年老酒”拿出来献上,以表心意。

  那是在1972年春,我有幸参加了刚创刊不久的《梅江报》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地点设在当时的兴宁县叶南公社汤湖大队,约有10多名学员参加,由凌荣安老师授课。虽全程仅仅4天,对我来说却是受益终生!上中学时,我喜欢语文,梦想当作家,故常在学校黑板报投稿,但是对新闻的认识一无所知。通过凌老师的讲授,我记住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绝不允许假新闻出现在我们的党报上”“对新闻的基本要求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内容简要,文字精练,出现在报纸上是比豆腐块还要小的内容”;“新闻的时效性特别重要,迟了就成了旧闻没有意义了”“发现有价值的新闻要快速采访、快速写稿、快速投递”等等。授课之余,凌老师还带我们去附近参观,要求大家完成一篇新闻短消息作业。我的作业很快写好,凌老师看了对我竖起大拇指笑了笑,我红着脸对他展现出感激的笑容。

  培训班结束回家的路上,我买了信封信纸,在邮局的柜台上,将这次培训活动写成一篇新闻稿,并署上我的地址和姓名。第一次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不用贴邮票,在信封上剪开一个角,写上“稿件”二字,再投入邮筒寄《梅江报》编辑部。因为是首次给报社投稿,心中的愉悦感久久不能平息。没想到第三天就刊登出来了,豆腐块般小的文章,但很醒目,署名竟真的是“本报通讯员何玉和”,那时多么自豪啊!又过了几天,邮差送来一张5角钱的汇款单,注明是稿费,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笔稿费收入,心里的快感甚于娶老婆!汇单装在口袋很久不愿意去邮局支取。后来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5角钱的稿费收了不少。再后来因工作调动到处奔波,与“娘家”失去了联系。

  改革开放后,我进入公社通讯报道组,以组织的名义,写了多篇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报道文章,均在《梅江报》《嘉应日报》《梅州日报》上刊登。

  我心中总是念念不忘给“娘家”写稿。2019年12月26日,我写的《四世同堂 慈孝之家》和2020年3月21日的《有分身术的巧媳妇》,两篇通讯报道分别见报,篇幅较大,共收到稿费380元。钱的事小,要紧的是在老年我终于回到“娘家”啦!

  祝福《梅州日报》红红火火,兴旺发达!

  文化征程中的 加油站

  ■ 杨宏海

  《梅州日报》创办之时,我是一位喜爱文学的上山下乡知青,作为报社首批的业余作者,当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报上发表文章。

  回城分配工作后,我在航运部门当工人,由于在报上发表诗文被领导发现,便将我从水上航运调到岸上的交通机修厂,当起了从事文字工作的“秀才”,由此改变了我的命运。记得那年五一劳动节,报社副刊部编辑李嘉尚,专门来到工厂采访我并约稿,令工友们甚为羡慕。

  恢复高考后,我考进嘉应师专中文系,组建了文学社团“百花洲”,开展许多课余文艺活动,练笔写作,激扬文字,都与报社息息相关。

  由于我对地方文史研究很感兴趣,常向报社蓝凤翔副总等人请教,并在报社当年“客家风采”等专栏上撰写文章,有了更多的文字历练。尔后,我调到深圳时与家乡梅州共同发起“客籍作家作品研讨会”“林风眠、李金发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都缘自在报社这段经历及影响。

  我移居深圳后,与《梅州日报》一直保持联系,并从通讯员转为重点作者和特约评论员。2004年,我被梅州市委市政府聘为发展战略顾问,经常通过《梅州日报》为家乡建设撰写建言献策的文章,记得当年有关邀合梅、深、广三地学者编纂“客家文化系列丛书”“将梅州申报首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建议,均引起梅州市委领导关注、批示并吸纳。2017年,在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期间,我与熊德龙等三位特约评论员应邀撰写评论文章,阐述举办“客商会”的深远意义,反响较好。

  退休后,我曾应《梅州日报》之聘,任其属下《客家人》杂志总编辑5年,在报社领导下为沟通海外侨情、弘扬客家文化尽绵薄之力。

  2014年,得知我对梅州“足球之乡”有研究兴趣和新的发现,黄山松总编辑将其珍藏多年的资料送给我,并特约我撰写《梅州足球溯源》专版文章,为后来促成我与温威光合著《梅州:球乡筑梦》助力不小。

  在研究客家文化过程中我发现,深圳与梅州客家渊源一脉相承,从山地客家当年“复界招垦”到滨海深圳创业形成的“滨海客家”,是新时期“客家学”新的学术增长点。报社罗金良社长对此颇为重视,特将拙文《深圳“滨海客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思考》推荐专版发表,引起较大反响,引起许多读者关注,纷纷表示希望对此做进一步探寻。

  回想起来,我几乎陪伴《梅州日报》走过了50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都与“文化”有关,而每前进一步,都在《梅州日报》留下深深的足迹。栽培之恩,难于忘怀。可以说,《梅州日报》是我文化征程上的加油站,她激励我不断努力、砥砺前行。

  科普之花香满园

  ■ 幸勇

  我与《梅州日报》有30多年的不解之缘。这主要是通过它的一个专栏科普电子信息技术。

  1963年, 我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后更名为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1965年参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块集成电路。1975年,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调回梅州继续从事电子科研工作。1978年在兴宁无线电厂主持研制成功我省第一台集成电路巡检机。1985年与中山大学协作,编制成功我市第一个“计算机经济效益管理软件”。1996年退休后,应聘市科委科技开发中心,引进智能布线技术开发应用。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电子信息技术转型的时代,我觉得很有必要向山区群众科普电子信息技术。我的这一想法得到梅州日报社的支持,经济部黄建中同志等曾主动上门跟我联系撰写电子科普资料。

  一是在《梅州日报》上开辟介绍半导体技术发展情况。在80年代是零星介绍电子技术,进入90年代则比较系统地进行科普,于1992年8月开辟“电子技术知识介绍”专栏,介绍半导体电子技术在工农业等方面的推广应用。1997年2月,又开辟“电子信息技术简介”专栏,介绍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地球村”等。

  二是通过《梅州日报》报道我市电子工业发展情况。例如,大埔《大通电子元件厂靠技改促发展》(1992),梅县广通电路板厂《依靠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991),《梅州市无线电厂研制成功30瓦电视差转机》(1993),梅州磁性材料厂《科技兴厂话梅磁》(1994),丰顺县《喇叭城纪行》(1994),《市计算机学会举行多媒体学术研讨会》(1996),《金网信息促奔康——兴宁市信息网络中心参观记》(1999),等等。

  三是通过《梅州日报》专题报道国内外IT(信息技术)工业的年度进展情况。例如,《年年有梦,岁岁创新——回顾2008年IT业的发展》(2009),《3G引领电子信息技术新发展——2009年国内外IT业发展回顾》(2010),《春色满园,百花竞放——2010年国内外IT业发展回顾》(2011),等等。

  电子科普文章刊发后,我经常接到读者来电、来信或面谈,有进一步询问情况的,有提出疑问的,也有谈感想赞扬的。市科委一位领导曾对我说:“电子信息技术知识连载很好,我逐日剪贴保存了。”

  在《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之际,特吟诵七律一首以贺:

  嘉应人文举世奇,交流信息正宜时。

  一刊在手通天下,两岸倾情共祖基。

  五十春秋欣接续,万千乡镇喜支持。

  创新版式多媒体,岁月奔腾逐梦驰。

  我的启蒙老师

  ■ 杜元云

  《梅州日报》的前身是《梅江报》,于1972年创刊。当时,我在洋塘钨矿任工会宣传干事,写新闻报道稿是我的工作任务之一。

  20世纪70年代,洋塘钨矿是广东省工业学大庆的先进单位,常有记者来矿采访报道。有一次,《梅江报》李国泉记者前来采访。我乘此大好机会,把自己新闻报道稿的处女作《洋塘钨矿提前完成全年产量计划》,请其指导。他看我是新手,给我讲了写新闻稿件的许多基本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又有一次,《梅江报》摄影记者朱涵来矿采访拍照(据说他的摄影作品曾获国际大奖,是省里派他来支援《梅江报》的)。上午8点多,一名矿领导和我陪朱记者下矿井。他要拍摄采矿工人打风钻的镜头,我们在矿井下走了半圈,找到一处适合拍照的采矿点,可偏偏这里没有水,开不了钻。当把水管接好,风钻工开钻,朱记者开拍时,已是中午12点了。我们提出回去吃饭后再来,朱记者说:“快了,快了。”到了下午两点,可能是还没有拍到最理想的画面,朱记者仍在紧张地工作。我想,总不能让朱记者饿着肚子工作。我就说,干脆把饭送到这里来。朱记者还是说:“快了,快了。”当我们出现在食堂吃“午饭”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了。朱记者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此后,我每次写文章,都以朱记者为榜样,对文章反复斟酌修改,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在《梅江报》记者和编辑老师多年来的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有较大的提高。1978年,我被《南方日报》聘为特约通讯员。之后,我调入梅县地区冶金局。冶金局有十多个下属单位,报道的题材更多更广泛更丰富多彩,我向《梅州日报》投稿的数量也增多了。因有些题材特殊,我就把稿件投给《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它们都陆续发表过我独立采写的文章。

  有了写新闻稿的基础,我就学习写论文。发表论文是我晋升高级政工师所必需的硬件之一。我在《梅州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几篇论文,另有一篇题为《当前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被《求是》杂志采用,编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一书中。

  每当自己有点滴进步,我都衷心地感恩我的启蒙老师——《梅州日报》。

  一报解乡愁

  ■ 邓仁权

  我是一位客籍迁居云南的游子,对原乡持有一股特别亲切的情感。退休后,我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上网首先阅读故乡的报纸《梅州日报》。

  19年前的一天,我在查找资料时,看到《梅州日报》上刊载的有关宋湘的联对故事。我想:宋湘在云南宦职近十三年间,其所到之处曾遗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何不把它形诸文字,寄给故乡的报社,让家乡父老乡亲共同分享宋湘联对的文史价值与联艺特色?于是,我写了一篇《墨香犹存》投稿,不久收到责编回信告知“稿件收到,择机候用”,一个月后,该稿刊出来了!接着,我又写了另一篇评介宋湘在滇鲜为人知的联对故事的稿件《翰墨留香》,不到一个月也刊发了。不久有多家网站纷纷转发上述两篇文章,它对宣扬梅州知名度和美誉度,无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也因了《梅州日报》对我的扶持,使我对她有了“一日不见如三秋”的特别情感!每天上网的第一件事,首先浏览《梅州日报》的各个版面,了解故乡日新月异的新成就、新变化,从中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以解游子思乡恋土的情结。偶有所感,付诸笔端,写了一批抒发乡情乡愁的诗文习作,先后刊发在该报。

  梅州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这在《梅州日报》得到充分的体现。我爱梅州!我爱《梅州日报》!

责任编辑: 罗炜新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