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含绿量赋能发展含金量!蕉岭县持续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致力打造绿美广东蕉岭样板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3-05-13 11:39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4286379_xsd_1683648000000@@117701@@

蕉岭县积极推动林城一体、林水相依、绿色宜居、生态惠民。(图片均为钟小丰摄)

4286371_xsd_1683648000000@@117697@@

在长潭镇若夫公园,数十名工人正在有序忙活。

  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尽是“生态绿”。盘点蕉岭的绿色“家底”,既可见丰厚的动植物资源藏匿于山林云雾之间,又可见悠悠石窟河秀水长清、万亩林海引人入胜。

  逐“绿”前行,向“美”进发。当前,蕉岭县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标对表省市有关工作部署,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提出了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主的“十大突破”工作部署,全面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有力有序推进系列举措,全力打造绿美广东蕉岭样板。

  植绿增绿

  优化提升补短板

  燕子衔春去,熏风带夏来。在长潭镇若夫公园,数十名工人正在有序忙碌。他们主要负责在山脚到半山腰之间的花带里有序栽种上米兰、勒杜鹃等树苗,而在其周边,先前栽种下的红椎、枫香、火力楠、黑木相思、银叶金合欢等苗木随着气温回升,喝足了春雨,正挺直“身板”,长出新枝。

  绿起来才能美起来,“围绕品质提升抓绿化”是绿美蕉岭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把植绿增绿、优化林分林相作为发力点和落脚点。”据蕉岭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技术负责人丘政兴介绍,蕉岭坐拥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镇山国家森林公园、皇佑笔自然保护区等众多自然景观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9.04%,位居全市第一,林地总面积达112.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97.6万立方米,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56.14万亩,森林资源家底丰厚。在植树造林时要更加注重科学的树种搭配,通过多树种科学组合营造出更优美的景观,从而让森林内部生态系统变得更加稳定。

  据了解,若夫公园原为一处废旧石场,先前改造成登山绿韵公园后,因缺乏精准管理,树林外观相对单调、缺乏层次感,且由于树种单一,“纯松林”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较弱。当前,蕉岭县积极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以李黄山(若夫公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为例,计划投资600万元,通过套种具有观叶、赏花、品香的乡土阔叶树种,采取乔灌草相结合,培育针阔混交林等举措,优化林分林相结构,丰富森林花化彩化景观。“此外,我们还计划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依托见缝插针栽花植绿等手段,对若夫公园中心地带和登山路两旁进行绿化提升,主要种植樱花、黄花风铃木、三角梅、红花檵木等树种,使精准提升工程更富有视觉美感。”丘政兴说。

  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绿色。林分林相提升优化,能够实现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和造林亩产值的大幅提高,有效解决树种单一、景观效果差、火险系数高、森林病虫害风险大的问题。“项目完工后,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还能营造满目葱翠、四季斑斓效果,打造新的网红‘打卡点’,推动林城一体、林水相依、绿色宜居、生态惠民。”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王江补充说。

  一树一档

  林长治林见成效

  古树被誉为“绿色的活文物”。近年来,蕉岭县多措并举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有序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和复壮修复工作,依托林长制,按照“一树一策”,全面落实保护责任,实施动态管理,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目前,全县411株古树名木已全部建档立卡,实现“一树一档”。

  “这是细柄蕈树,树龄已达240年。你可以扫一下树上挂着的保护牌二维码,就能全面了解它的‘身份信息’。”日常巡山的蕉岭县林长制事务中心主任颜丽君指引着记者一行畅游蓝坊镇石湖村高磜青檀古树园,了解了不少古树管护的故事。只见众多巍峨挺拔、枝繁叶茂的大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茁壮,遮天蔽日,行走其间,丝丝凉意顿时驱走了燥热。

  “只有摸清古树名木的底,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我们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科学文献、实地调查,对古树的树高、胸径、冠幅等进行测量和统计,统一编号,并对每株古树拍照留存,逐株完善图文档案及电子信息数据库,做到‘一树一档’。”颜丽君说。

  为推动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全县设有县级林长20个,镇级(国有林场)林长127个,村级林长488个,监管员525个,聘用护林员266个,实现了林长责任区全覆盖。此外,形成了以“林长”为总抓手,各部门协同推进的保护森林资源共建共治工作格局。“此外,依托智慧林长信息管理平台,我们全面落实护林网格化,实现对护林员巡护工作实时监控,确保基层护林员队伍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颜丽君表示,接下来,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在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上下功夫,推动“林长制”变“林长治”,切实护牢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丘琼 蕉新宣)

责任编辑: 钟琪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