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加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留住古村乡韵 焕发新生活力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3-05-13 11:39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洪国栋 余灏 罗文燕 本版摄影 连志城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示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其中大埔县榜上有名。

  近年来,大埔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修缮利用和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切实抓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留住古村乡韵,焕发新生活力。

  保护与发展,让古村有乡韵

  沿着梅潭河,记者来到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汇合之地的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目之所及,青砖黛瓦的传统古民居不时映入眼帘,村中曲径通幽、古树参天,古城墙下有孩童在嬉戏玩闹,一股浓浓的古村乡韵扑面而来。

4294855_lls_1683734400000@@117852@@

三河镇建成于1929年的中山纪念堂。

4294851_lls_1683734400000@@117850@@

三河镇汇城村建于明代的古城墙。

  “我们非常注重对古民居、古建筑的保护利用,不仅保留了传统村落的特色,而且完善了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在保护开发古民居、古建筑的过程中,也让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同步改善,村民们的幸福感满满。”汇城村委会干部江红霞介绍说,汇城村始建于明代,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建于明代的古城墙和三河老街、明朝兵部尚书翁万达墓、建成于1929年的中山纪念堂(全国最早兴建)、被誉为“一门九清华”的陈氏宗祠等特色古民居、古建筑。

  汇城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汇城村立足古城特色,以古建筑和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开展传统村落修缮工程,打造集人文历史、文化体验、革命教育、休闲游玩等功能于一体的古城旅游区。修缮古民居、古城墙、古驿道,翻新改造公厕,增设停车场,提升农房外立面,完善绿化、路灯设施……如今的汇城村,青砖黛瓦与绿色景观相互映衬,池塘、景观亭点缀其间,一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汇城村的做法,是大埔县整体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一个缩影。大埔县坚持因地制宜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既让传统村落保留传统、留住记忆,又让传统村落提升颜值、焕发活力。目前,大埔全县共有23个“中国传统村落”,是广东省“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县(市、区)之一,并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大埔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近年来,大埔县还先后出台《保护利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方案》《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行动方案》《传统村落保护活化利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系列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措施。

  此外,大埔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编制完成23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努力做到村落结构肌理与山水格局保护并重。统计数据显示,大埔县近年来已投入保护发展资金2.7亿元,实现了传统村落建筑风貌、文化价值、自然环境要素保存完整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创新与振兴,将风景变前景

  从大埔县城出发,走过西河镇北塘大桥,来到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西河镇北塘村。近期,北塘艺术柚仓、翰林草堂落成揭幕仪式暨山水青华当代艺术邀请展、“清风雅韵”翰林草堂全国扇面作品集萃展系列活动在北塘村举行。

4294857_lls_1683734400000@@117853@@

近年来,西河镇北塘村采取“艺术活化古村”形式,打造可赏、可居、可玩的新型乡村艺术片区——“南宋古村·艺术北塘”。

4294859_lls_1683734400000@@117854@@

西河镇北塘艺术部落的北塘美术馆内景。

  “我十多年前来北塘这里写生的时候,就深深地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特别是这几年,经北塘艺术部落整体规划、打造后,我感觉这里变得更美了,更有艺术气息了,现在已经成为了艺术家园地和我们这群艺术爱好者写生的首选之地。”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马英良说道。

  北塘村于宋末元初建村,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非遗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目前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和民国各个时期的客家民居古建筑共有20多座,其中受祜堂已有700多年历史。2014年,北塘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近年来,北塘村按照“一村、一路、一山、一河”的定位,采取“艺术活化古村”形式,发展艺术众创、作品展销、休闲体验,打造可赏、可居、可玩的新型乡村艺术片区——“南宋古村·艺术北塘”,将文化变现,让风景变前景。经过多年开发,北塘艺术部落已建成北塘美术馆、振德楼艺术众创空间、振德楼手工坊、崇德楼艺术(展览培训)中心、艺术柚仓(靖西当代艺术馆、粤书吧)、翰林草堂、美客美庐艺术民宿、兰轩小筑民宿、山水青华民宿等,并创新共享模式,实施“匠人工程”,激活“沉睡”古屋。

  随着北塘村的“活化利用开发”,许多在外乡贤和大学毕业生开始返乡创业,众多艺术爱好者也慕名而来创作交流。“今年以来,有多批次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学院写生团队和中国画、油画家入住北塘写生采风。”北塘村公共服务站专职人员杨佐汉告诉记者,仅美术学院学生,当地今年以来便接待了3批次。

  业兴了,古村也就“活”了。如今,北塘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7年至今,当地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带动消费690多万元,解决就业人数120多人,带动就业人数130多人,当地村民的幸福感和广大游客的体验感都大幅提升。

4294847_lls_1683734400000@@117848@@

位于西河镇车龙村的张弼士故居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大埔县的23个“中国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百侯、高陂、茶阳、西河等乡镇,以梅江、汀江、梅潭河等水系为纽带,形成了滨江红色文化带、客家侨乡文化区、陶瓷非遗示范区“一带两区”的保护发展格局。其中,滨江红色文化带是以红色交通线为依托的沿江古村落群,客家侨乡文化区是以百侯古镇和湖寮镇为核心的客家文化旅游圈,陶瓷非遗示范区是以“八百年瓷窑”为特色集中连片打造的传统特色产业传统村落集群。

  保护开发利用点多面广的传统村落古民居、古建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此,大埔县综合国家支持政策和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形成了总投资额达2亿元的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计划,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资金4500万元和省配套资金4500万元,以及县各单位相关项目投资1.1亿元,确保实现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开发利用。

责任编辑: 钟琪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