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惠华: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3-02-04 09:00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本报记者 江 婵

  通 讯 员 梅自宣

  近日,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惠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如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市自然资源领域落地见效。

  记者:近期以来,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能否谈谈您的学习体会?

  郭惠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大政方针为梅州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北部生态区打造成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推动梅州建设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并获得国家支持。

  作为自然资源工作者,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我们将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切实把保障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加大保障支撑力度,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开创我市自然资源事业新篇章。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作中,市自然资源局是如何谋划、实施的?

  郭惠华: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作得到了国家部委、省相关厅局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围绕“山青、水净、矿绿、田良”的生态修复目标,积极推进项目实施。

  一是持续高位推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市级层面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统筹联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推进工作落实。二是突出重点打造。通过邀请国家、省权威专家,遴选出全市4个重点示范项目,首创编制《重点项目工作指引》,实行“总师制”,进行全程审核、全程指导,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梅州经验”。三是强化跟踪问效。加强现场督导力度,狠抓项目质量,从严做实做细项目各环节工作,确保项目经得起检验。同时,组织市县两级山水办开展“互学互评互比”活动,共同推动山水修复项目全面提速。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多载体、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并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记者:立足梅州实际,市自然资源局将如何以党的二十大为引领,为梅州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提供坚实有力的资源保障?

  郭惠华: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抢抓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为更快更好地实现红色苏区绿色崛起,为广东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以划定的“三区三线”成果为基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善用途管制方案,形成“一张图”规划数据库,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努力为苏区融湾项目预留足够发展空间。

  二是精准要素保障。聚焦实体经济,推动自然资源要素向“打粮食”的项目倾斜,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开辟绿色通道,提高用地审批效率,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推动实现“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全面促进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加快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挣取”用地指标,有序推进“三旧”改造,挖潜农村集体用地,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三是狠抓耕地保护。以耕地保护考核为抓手,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严守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全面实行耕地“进出平衡”,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工作。严格耕地“占补平衡”,扎实推进垦造水田,严控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四是加快生态修复。高标准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努力让梅州绿色发展的“家底”更殷实。统筹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工作,全力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助力美丽梅州建设。

  五是优化营商环境。以不动产登记“双提升”为抓手,坚持“用户思维”,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及申办材料,压缩审批时限,让群众少跑腿。同时继续梳理自然资源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清单(第二版),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责任编辑: 钟琪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