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一业强镇 一村一品兴村!大埔县立足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2-08-12 09:58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我是凌晨起来摘的,今天应该可以摘到40多斤。因为品质好,每天都有客商上门收购,不愁销路。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斤干品能卖到50块钱!”在大埔县银江镇李子坪村的金针菜种植基地,村民黄赛英一边说一边摘下金针菜放进箩筐里,满脸洋溢着喜悦之情。

李子坪村连片种植的金针菜进入采摘季。

李子坪村连片种植的金针菜进入采摘季。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大埔县积极鼓励引导各镇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出一批像银江镇、李子坪村这样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镇村,带动农村群众富裕富足,奋力谱写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明新村整合资源打造金针菜产业园。

明新村整合资源打造金针菜产业园。

  立足产业基础 打响特色品牌

  眼下正是金针菜成熟采摘的时节。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清晨的李子坪村金针菜种植基地,都能看到村民们抢抓时机采摘成熟金针菜的忙碌身影。

  太阳才刚刚升起,黄赛英已结束当天的采摘,挎着一箩筐金针菜从基地回来。她介绍说,金针菜采摘回来需要先用蒸笼蒸熟、再晒干,这样不仅易于保存,而且口味更佳。因为品质好,近期以来每天都有客商上门收购,村民们种的金针菜都不愁销路。

  李子坪村党支部书记刘红梅告诉记者,该村种植金针菜历史悠久,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有金针菜。目前,全村金针菜种植面积约有400亩,亩产干品约300斤,按照今年每斤干品40元至5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亩产值可以超过万元,金针菜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黄金花”。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近年来,银江镇着力打造特色农业镇,大力发展金针菜产业,打响“金花小镇”品牌。为做强金针菜特色主导产业,该镇通过与种植户签订销售协议、打造连片种植基地等方式,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扩大金针菜种植规模。目前,该镇在李子坪村、明新村、明德村、车上村等发展了6个较具规模的金针菜连片种植基地,全镇金针菜种植面积约2200亩,年总产值可达2640万元。

  其中,明新村入选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房国杰介绍说,村民们从种植金针菜中尝到了甜头,村里因势利导整合各方资源,鼓励引导村民发展连片种植,打造了一个连片300亩的金针菜种植基地,产品畅销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镇村在连片种植基地周边整合集约土地30亩,建设文体广场、休闲观光步道、文化长廊等,重点打造了集休闲度假、赏花采摘、健身观光、农业种植、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金针菜产业园。

  “近年来,银江镇依托绿仙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优势资源,对其坑口加工厂进行升级改造,搭建了一个集产品加工、商品展示、电商销售于一体的银江金花小镇长寿珍品展销中心。”银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银江金花小镇长寿珍品展销中心,通过搭建网上销售平台,创新销售模式,应用直播带货、抖音助力等新媒体推广方式,进一步提高银江金针菜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价值,实现产业兴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

  紧扣消费需求 拓宽国内市场

  大埔陶瓷有着千年历史底蕴和良好发展基础,是大埔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也是大埔乡村产业振兴可以深入挖掘的一座特色“富矿”。

  选泥、做坯、修坯……走进位于洲瑞镇大坑村的大埔县三和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着生产,架子上摆放着各种精美的陶瓷产品。

  三和实业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酒壶、饭碗、茶杯等日用陶瓷和酒店创意陶瓷为主的陶瓷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们公司产品出口日本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一年的销售额有2000多万元,其中出口日本的就有1000万元左右。”该公司总经理田巧能说,疫情发生以来,国际物流持续紧张、运费猛增,并且伴随着日元贬值,公司曾经依赖外贸出口的模式遭遇严峻挑战。

  “把日元换成人民币,我们的利润颇受损失,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田巧能说,目前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公司要发展壮大,还需外贸内销齐步走。

  于是,三和实业公司的一场“转型”之路由此拉开。在稳住海外市场的同时,该公司积极投入产品研发,推出更贴合国内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并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等多渠道拓宽国内市场。“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一款‘网红汤勺’,此前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大火,仅去年就卖出300多万个。”在三和实业公司陶瓷产品展示区,田巧能带着记者参观了公司的各类“网红陶瓷”。目前,三和实业公司陶瓷产品的国内市场销售额已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50%。谈及未来,田巧能对做大做强做特大埔陶瓷信心满满:“接下来,我们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国内餐具市场,现阶段正在加紧设计更多的新造型,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特色化、多样化需求。”

  乡村产业振兴,为村民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三和实业公司解决了大坑村不少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我已经在三和实业公司工作两年多了,以前在外务工,生活成本高,压力也大。回家就业这两年,不仅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存款也渐渐多了起来。”大坑村村民陈锦珠说,三和实业公司为大坑村及其周边地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目前,三和实业公司已吸纳200多人就业,让大坑村大批村民实现“足不出村”便能就业增收。

  ●本报记者 洪国栋

  特约记者 余 灏 罗文燕

  图片均由高讯摄

责任编辑: 黄书滢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