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三河“火船屋”里探寻人文印记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2-06-14 11:11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在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山清水秀的盆地里,矗立着两座极具建筑特色的故居“火船屋”——“健庐”和“杰庐”(范汉杰故居)。范汉杰(1896.10.29—1976.1.16),广东大埔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名将。初夏,虽然有点湿热,但是丝毫没有降低我们去梓里村采风的热情。我们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一睹火船屋之风采,了解火船屋背后的故事。

  我们先来到位于村西部的“上火船屋”,该屋建在村道旁,坐南朝北,逆水而建。其由早年旅居澳大利亚、印尼的华侨邓文健于1939年建设完成,屋顶正中心红底衬托的“健庐”二字,虽历经风吹日晒依然古朴醒目。

  我们先站在路边欣赏其整体外观,再绕着屋子外围慢慢欣赏一圈。“对称美”是该庐一大特色。一楼和二楼,正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雅致的菱形木格子窗户;左侧墙体上下各七个窗户;右侧墙体上下各五个窗户。我们惊讶于所有的窗户的设计布局,定位距离、大小规格几乎一致,充分体现了建筑的稳重规整之要义。

  该庐的“船头”,由一楼半圆形门廊和二楼半圆形天台组成。二楼天台宛如船长驾驶室,人站在其上,前瞻视野十分开阔,仿若船长指挥火船坚定前行。我想象着当年,屋主一家人在夏夜,在此宽阔天台上,放置一张圆桌、几把藤椅或一张摇椅,轻摇蒲扇围坐闲聊,抑或静坐仰望星空,静听稻田虫唱、池塘蛙鸣,该是何等惬意的事情。

  我们走近半圆形门廊细看,“船头”的骑楼设计精美绝伦、雕梁画栋。其以出入木门做正大门,古色古香。一楼连接大门伸出由6根圆形柱子支撑的半圆形骑楼,圆柱上面均有蓝色云朵形状的雕塑,云朵飘飞,让屋子平添了几许生动。墙面两边各刻画一模一样的八仙过海、仙鹤呈祥等尤有意蕴的彩图,身形逼真。二层门楼由三个弧形拱顶组成,上塑5个葫芦,两边檐角各有一狮,二楼墙面两边还各雕琢了三个仙童形象,动作生动,憨态可掬。这个中西合璧的楼房样式,着实华丽独特。我们边看边赞叹建筑技艺精湛、设计细节之美。

  恰巧屋内现主人在家,我们经过允许,进入“船”内参观。但见右边一排为房间,左边为通道和楼梯。“船身”两侧左七窗、右五窗,如“舱窗”使室内通风透气,让住在“船舱”里的人感觉非常舒适。厨房和卫生间在“船尾”,平房结构,依转弯地形而建,恰似船尾在摆动,有活水行船之意。

  屋门前有口池塘,“健庐”临水而立,如归家的火船停泊岸边。如今,屋周边的田里,大多种上了蜜柚,挂满枝头的柚子已经长到了拳头大,热热闹闹地陪伴着“健庐”这个耄耋老人。

  陪同村民介绍说:“邓文健公是富甲三乡的实业家,选择接近水长方形土地建造此屋。它是土木瓦房结构,进深36米,面宽10米,高两层共9.5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船头朝内逆水,符合‘逆水藏财’之说。而且也告诫子孙后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鼓励后辈须奋勇前进自强不息。”我们听后恍然大悟,原来邓公当年用意深远啊。

  看完了上火船屋“健庐”,我们乘兴来到下火船屋“杰庐”。它与“健庐”刚好相反,在村东部,坐北朝南,顺水而建。它也是土木瓦房结构,进深31米,面宽11.9米,高两层共11.8米,建筑面积368平方米,建于1943年。

  对比灵巧洋气的“健庐”,个人觉得“杰庐”的建筑细节之美稍逊,但是其“船头”用砖混结构装饰为牌坊式门楼,分别由四根粗壮的竖砖柱支撑,与两根横砖柱作拱梁形成“井”字形结构,牢牢支撑起上下两层。屋顶正中间的最高点上,雕刻着一个巨大的红色的“五角星”,还有一些红色标语,显得庄严大气。

  “船头”中间,上下两层各开一个弧形大门,两侧各一小拱门。不过后人把两侧小拱门用黄泥灰封死了,改建成了两个小房间,这多少影响了“杰庐”的整体美感。据说,早年,东面骑楼门口还有500多平方米的鹅卵石砌门坪,由0.5米高护墙围着,与南大门门坪及西面草坪连成一片,形成约1500多平方米的广场,状如巨大的“甲板”。听了这个介绍后,我们感叹:“威震八方的抗日名将范汉杰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就连他的居所,也看上去有将军战船那样威风凛凛、勇往直前的强大气势。”

  “杰庐”屋内设置亦像船舱,有前、中、后三厅,前、中两个大厅内设楼梯,中间过道,两边房间,后厅通“船尾”厨房。楼台西面有一排几十米长的木阳台,连通“船头”和“船尾”,恰似“船舷”。“船尾”有十多米道路连接新街店铺,形如轮船拖驳。现在该庐周边已被填平,不复当年稻田环绕模样。我们遥想当年稻花飘香季节,稻浪如波涛般摇曳,此屋就像战船一样行驶在波涛之上。

  名人故居是往昔岁月的沉淀,也是探讨历史和心路历程的一个地方。参观完两座火船屋,我脑子里浮现出一幅清晰的画面:一条碧绿的溪流从村中间蜿蜒穿过,两座“火船”相向而行,宛如“双船竞渡”,相映成趣。它们历经八九十年的风雨洗礼,虽已斑驳,但撑起了梓里村厚重的人文底蕴,涵养了崇文重教的村风民风。

  ●文图/杨丽君

责任编辑: 黄书滢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