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日报社“新春走基层”走进梅县区石扇镇松林村——大力发展石扇咸菜特色产业 “腌”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2-02-17 08:30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本报记者 吴丽伶

农户正在收割芥菜。(图片均为吴腾江摄)

农户正在收割芥菜。(图片均为吴腾江摄)

  “松林的咸菜,坳下的糟,径尾的萝卜干,陈塘的鸭卵……”梅县区石扇镇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形象地凸显了该镇4个村的土特产,其中石扇咸菜以松林村咸菜最为出名。当前,梅县区石扇镇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为重点,立足松林村当地资源,将以往村民单一小作坊小规模生产制作升级为“党建+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大力发展石扇咸菜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咸菜胜佳肴

  远近皆闻名

  日前,记者走进松林村看到,不少村民家的屋檐下晾晒着芥菜,远远望去,满眼的绿色,颇为壮观。“这些芥菜是准备晒来做石扇咸菜的,芥菜是季节性蔬菜,腌制成咸菜后好吃易保存。”松林村党支部书记邓荣生介绍道,松林村已有百余年手工制作咸菜历史,每年入冬后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腌制咸菜,也让松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咸菜村”。

  饭中鱼肉不如一口咸菜,石扇咸菜在梅州可谓家喻户晓。“石扇咸菜,闻之,芳香四溢,食之,香脆爽口……对很多客家人来说,饭桌上的咸菜胜过美味佳肴,许多出门在外的游子心心念念的就是家乡石扇咸菜的味道。”在村民邓庆看来,石扇咸菜也是一种乡愁。因家中祖辈都会腌制咸菜,在耳濡目染中,邓庆从小便对咸菜有着特殊的情怀,并对咸菜的腌制技艺了然于胸。

  在村民邓建立看来,咸菜最香之时要属打开咸菜瓮的那一刻。“制作石扇咸菜选用的是多茎、叶少的芥菜,天气好的时候,6到7天基本能晾干,再把不好的叶子挑出后捆起来,放进瓮里腌制,瓮一定要干净,加入适量的盐,一把盐一层菜,盐的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咸度不一,最后密封好放置阴凉干燥处,45天以后就可以出瓮了。”经验丰富的邓建立已成为石扇咸菜“制作能手”,不时会指导村民如何腌制咸菜。

  成立项目部

  致富有“钱”途

  在松林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的松林咸菜研发项目部,记者看到,十几名工人在忙着包装咸菜,准备发往全国各地。“为了让石扇咸菜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我们成立了松林咸菜研发项目部,统一全村的咸菜制作流程,包括种、收、腌、包装、销售等,并对接企业研发咸菜包、咸菜香肠等产品提升效益,把季节性农作物打造成常年可销售的产品,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邓荣生说。

  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石扇咸菜成了经济作物,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村民邓丽雅便是受惠者之一。“我们家种植芥菜有几十年了,每年抓住秋收后的空当时间种两三亩芥菜,除了自己腌制咸菜还会把大部分的芥菜卖给菜商。现在村里成立了项目部,以质论价来收购芥菜,增加了我们的收入,而且我还能在项目部务工,一天有120元的工钱。”邓丽雅高兴地说,她有意愿继续扩种芥菜,希望石扇咸菜产业可以做大做强。

  如今,石扇咸菜逐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走出一条标准化、规范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以前是村民自己制作咸菜后销售,产量比较少,去年我们集约了100亩村民的土地种植芥菜,可采摘约72万斤芥菜,经过传统工艺腌制后能制成约29万斤咸菜成品,产值高达100多万元,既带动村民增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邓荣生告诉记者,接下来,松林村将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寻求产业发展新思路,继续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责任编辑: 黄书滢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