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理外之理(九)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2-02-11 10:10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朱光潜谈“俗滥”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与此俱来的各种表象也是良莠不齐,比如文化方面的丑书丑诗、城市管理的乱拆乱砍、乡村振兴的大拆大建等等,时人谓之“俗滥”。近读朱光潜《谈美》一书,有个谈俗滥的观点,为之击节点赞。他在文中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和谐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传统文化的不竭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国情怀、从政为人、道德修养等无不包罗万象,世代相传。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

  毛泽东同志从出自班固《汉书》的“实事求是”理念中,找到了“实事求是”这个揭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这就是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认为,“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毛泽东还解释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找“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邓小平同志利用《诗经》和《礼记》中的小康、大同概念,拓宽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合力,确立了早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其中的小康一词,最早在诗经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表述;《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这里描绘的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共生的盛世情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他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出了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等等,引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出自《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些道理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准备工作做好,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说话前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前先定好计划,就不会发生错误;行动前先把各项工作考虑周到,就不会发生半路后悔的事;真正实施计划时先确定方案和目标,就不会迷失方向。正所谓“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也。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最早出自儒学家金履祥所著的《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后由明代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较完备的哲学体系。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知行合一有四句话是最经典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认为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这也是“知行合一”中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和以知为行、知而定行高度统一的最好阐释,强调了道德情操与个体修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运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境界和水平。

  □朱国城

责任编辑: 黄书滢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