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爱帮助人不需要报酬”——记梅州市嘉城义工协会会长曾雄辉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1-11-16 14:38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两瓶矿泉水、一袋花生、几块饼干、一包香烟、若干件红色马甲……梅州市嘉城义工协会会长曾雄辉的背包里,长年放着这些东西。有空散步或骑车出门时,他都随身带着这个背包,不是为自己中途休息享用,而是遇到流浪汉时,能够给他们充饥,增进感情,进而努力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让爱回家”已经成为曾雄辉义工队伍志愿服务的一项亮点工作。

“让爱回家”已经成为曾雄辉义工队伍志愿服务的一项亮点工作。

  这是曾雄辉的工作常态。截至目前,一年多时间里,曾雄辉及其义工团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要自掏腰包,先后帮助18名流浪汉回家,并在民间护河、疫情防控、社会救助等方面倾注了滴滴汗水和满腔热情。“做义工总是要付出的。”曾雄辉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是他一如既往的爱心坚守和无私奉献。

  放弃棋牌活动 加入义工队伍

  “小时候苦啊!家里并不富裕,兄弟姐妹又多,我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小时候饿过肚子的感受至今难忘。” 1970年出生于贫困山区的曾雄辉说,他经历过贫困,对生活在底层的群众感同身受。长大以后,每当看到有人吃不饱、穿不暖,身处窘境,就会产生“帮助他(她)”的心理冲动。

  初中毕业以后,曾雄辉在农村耕田。1998年起,他来到梅城的肉联厂做工,并在华建市场开了一间猪肉档。201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上涨,行情欠佳,加上家中老少要照顾,才没有再卖猪肉,成为自由职业者。以前工作和生意虽然忙碌,但下午到晚上,时间是空余的,他经常走进棋牌室,消磨起这段无聊的时光。

  2014年4月的一天晚上,曾雄辉夫妇散步途经教育路时,无意中看到梅州市嘉城义工协会办公场所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8个字,深受震动。“这几个字促使我反思:花很多时间去打牌,不如去帮助别人,不是更有意义吗?”曾雄辉说,那时起,他就萌生了加入嘉城义工协会的念头,但担心妻子不同意。当他把想法告知妻子时,妻子点头同意的举动让他意外又感动。

  “没想到做义工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他做义工后,一心扑在了公益活动上,出勤率很高,再也不用通过棋牌来消磨时光了。”曾雄辉的妻子曾富友说,她很欣慰,曾雄辉做的事情方便了别人、服务了社会,弘扬了新风正气,还体会到充实和快乐。虽然猪肉档和家里的担子更重了,但还是“乐意支持老公的选择”。

  曾雄辉也不负家人的厚望,先后获得由市委市政府或市直有关单位颁授的“优秀志愿者”“最美志愿者”“2019年梅州十大公益人物”等荣誉称号。

  不掉队不言累 躬身志愿活动

  志愿服务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因为付出都是义务、无偿的,更是无名无利的,但曾雄辉觉得很有意义。成为义工后,嘉城义工协会每次组织开展的慰问贫困户、关爱老兵、捐资助学、无偿献血、志愿指挥交通、参与疫情防控等活动,曾雄辉从不掉队,更不言累,为生计奔波之余,常常早到晚归踊跃参加,有时还自掏腰包帮助别人。

  义工改变了曾雄辉的生活习惯,曾雄辉也以实际行动拓展了嘉城义工协会的活动内涵。2018年11月,韩江流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潮州召开,为首批10名韩江“民间河长”颁发聘书,梅州共有两人受聘,曾雄辉是其中一员。除了自己积极履行民间河长职责之外,曾雄辉还发动嘉城义工协会的其他义工,组建了护河志愿服务队。近3年来,他组织队员们长年到梅江两岸开展巡河、护河活动。“大家在巡河过程中,如发现非法排污口、水面漂浮物、底泥污染物、河湖障碍物等,能当场清理马上清理,无法现场解决的,就当即拍照、录像上报到护河群里,请水务部门工作人员前往处理。”曾雄辉说。希望通过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管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的行列中来。

  因为做事认真,考虑周全,且不辞辛劳,曾雄辉的出色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渐渐地,曾雄辉被吸纳进协会管理层,先后成为管理员、副会长。2019年下半年,正式接任会长。“曾会长组织活动能力强,又亲力亲为,能服众,更能做成事,我们都很佩服他。”嘉城义工协会管理员钟琼兰如此评价曾雄辉。

  搭起救助桥梁 帮流浪者回家

  “让爱回家”是一个免费帮助流浪人员回家的志愿服务平台,自2020年6月嘉城义工协会对接该平台,并成立“让爱回家”嘉城义工服务队后,先后帮助18名在梅流浪人员找到亲人,踏上了回家之路,成为我市救助管理机构有效的力量补充。

  “每一个流浪人员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更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在等着他们回家。我们帮助一个流浪人员回家,不仅仅是救了一条生命,帮助他个人,更是拯救了一个家庭。”在嘉城义工协会办公室,曾雄辉拿出一本流浪人员信息登记表,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帮助流浪人员回家的故事。

  “去年中秋节晚上,我和队友张震权在寻找流浪汉活动中发现一个湖南的90后小伙子,因为他向家人借了几万元做生意,失败后一蹶不振,离家出走一年多。后来在归读公园附近捡剩菜剩饭充饥,‘住’了两个多月,就是不开口说话。”曾雄辉说,流浪人员对陌生人有抵触心理,他一次次通过轻松的搭讪、食物的分享和善意的关怀,和他接触,才最终打开小伙子的心扉,联系到其家人,将其送到赶赴梅州接人的叔父手里。

  曾雄辉总结流浪人员离家流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智力残疾、家庭矛盾、创业失败。“无论何种原因,首先是要跟对方建立信任关系。”曾雄辉说,他经常带上一个背包,自掏腰包买上饼干、花生和矿泉水等食物,到公园里、天桥下寻找流浪人员。通过闲聊,了解他们的离家原因、籍贯何处、家人联系方式等,进而通过全国联网的“让爱回家”平台,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救助方式,将他们一个个送回家。

  记者在登记表上看到,已经回家的流浪人员,籍贯涉及湘、鄂、赣、川、滇、豫、陕等省份,以及邻近的潮州、河源等地。对于不愿回家的流浪人员,曾雄辉也不抛弃、不放弃,为他们办理身份证、寻找工作,今年中秋节他还带上月饼、柚子去看望常在天桥下过夜的流浪人员。有时流浪人员亲属接到亲人,会拿出酬金以表谢意,但曾雄辉都一一婉拒:“付出爱,帮助人,不需要报酬。”

  ●本报记者 林德培

责任编辑: 黄书滢

>>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