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华、周小勇率考察团到梅江区、梅县区学习考察
本报讯 3月12日,县委书记宋才华、县长周小勇率考察团到梅江区和梅县区,就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进行学习考察,借鉴两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平远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副市长、梅县区委书记吴泽桐,区委副书记陈远洋;梅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钟秀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红葆,区委副书记曾小喜等陪同或会见。
在梅江区,考察团一行分别到林风眠故居、林风眠纪念馆、江北老街、三角镇情怀公园、江南新城绿轴花园广场等地,详细了解梅江区在乡村振兴、名人故居保护利用、老城改造、文旅项目建设运营等领域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家认为梅江区城区改造整治提升、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成效显著,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平远县下来推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希望今后两地加强交流,携手共促发展。
在梅县区,考察团先后到丙村镇芦陵村、梅州客都人家等地参观考察,详细了解梅县区在乡村振兴、文旅项目开发建设、民宿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就如何加强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高品质特色文旅产业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表示,近年来,梅县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做好文化旅游产业规划设计,打造出了一批有品牌特色的旅游产业,乡村振兴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次考察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又有思想上的碰撞,在开拓眼界的同时,也找到了工作上的差距,接下来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学习借鉴梅县区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立足平远县情,继续解放思想、提升理念、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加快推动平远振兴发展。
两地对平远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吴泽桐、钟秀堂表示,平远在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与梅县区、梅江区有许多共同之处。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强化“大梅州”意识,按照市委构建“五星争辉”发展格局的部署要求,加强对接交流,互补优势,携手共同推动两地深度融合发展,为梅州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添上精彩一笔。
宋才华在考察中指出,梅江区、梅县区处处都是诗情画意、欣欣向荣,处处涌动着振兴发展的氛围。平远县领导干部要带着来看什么、学什么、悟什么、回去后谋什么、做什么的态度,在整个学习考察过程中认真听、认真学、认真悟,回去后要认真谋、认真干,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重点学习他们如何挖掘传承客家文化,做到有精品、有高度;要学习他们如何开展老城区改造管理,做到起点高、成效好;要学习他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工作措施,做到有特色、有精品;要学习他们的拆迁安置工作经验,做到力度大、速度快。要学习发扬“四种精神”:一是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团结精神,二是甘为孺子牛、造福千万家的奉献精神,三是善作善成、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四是吃苦不言苦、遇难不畏难的担当精神。
宋才华指出,客都人家是全市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客家文化展示最全、社会和企业效益最好的一个文旅项目,集中体现了市、区领导干部的大智慧、大手笔、大文章,实现了市委提出的“一条老街,点亮梅江花月夜;一台新剧,演绎客家千古情;一个产业,耕耘希望和梦想”的要求。我们今后要充分挖掘利用平远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红色资源,结合平远实际,认真思考谋划特色项目,发展壮大文旅产业集群。广大干部要变触动为行动,变压力为动力,变启发为办法,真正把梅江区、梅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学过来、用起来,转化为推动平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奋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答卷。
在梅县区期间,考察团还到叶剑英纪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邀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立作了一场题为《风范长存叶剑英》的专题党课辅导。在叶剑英纪念园,考察团向叶剑英元帅铜像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并参观了纪念馆,追忆叶帅光辉的人生历程,重温中国共产党走向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朱双玲 朱维佳 袁志鹏)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