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
话题缘起:“假如你是王红,肖战是你最喜欢的一名演员,请根据提示写英语短文来描述他。”“这次考试我没考好,都是因为《陈情令》太好看了。”近日有网友称,时下不少教材上出现大量流量明星,涉及语文、英语、政治等多个学科,对此深表担忧。流量明星渗透教材是好是坏?网友们对此看法不一。
不能任由流量明星“攻占”教材
■ 苑广阔
通过网友的爆料不难看出,流量明星在一些教辅资料中出现的方式都很巧妙,基本上是以选择题的题干、作文题的材料等方式出现。但是,即便经过了如此的“伪装”,还是难免让人产生某种违和感。毕竟一边是娱乐明星、娱乐事件,但是另外一边则是严肃的教育、考试、培训等等,两者不但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在很多人看来,本身就有着某种对立的意味。
有家长和老师也会担心,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如果他们拿到手里的一些教辅材料,频频出现流量明星、热门影视剧的名字,是否会给他们带来某种错误的暗示,好像老师和家长也认可他们在主攻学习的年龄去追星了?这显然是老师和家长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国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准任何商业广告出现在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当中,这些频频出现在教辅资料中的流量明星和影视剧名称,让很多网友怀疑这是一种软广告,是教辅资料的编写者收了明星经纪公司或者是影视剧出品方的钱而给他们做的广告。如果真是这样,那是严重违反国家教育部门相关规定的,必须进行深入调查,给公众一个说法。
即便不涉及商业软文、软广告的问题,但是这些教辅材料的编写者如果因为个人喜好,为了应援明星,就把明星的名字编写进教辅资料,同样也是不妥当,不应该的。不管是教辅资料的编写者,还是老师平时给孩子出题练习、考试,都不能掺杂私人感情,乃至往里面“夹带私货”,这是底线,也是常识,因为这样的“夹带私货”,会损害教辅资料的严肃性、公正性。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教材编写、出版方,也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关注,并给予及时纠偏。
流量明星入教材把握好度即可
■ 杨朝清
作为一种亚文化,追星、追剧等“饭圈文化”满足了特定青少年群体的精神诉求与情感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义之网”,兴趣、爱好的片段化与细小化并不存在对错;可是,如果兴趣、爱好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可能产生一些偏差行为。缺乏了自律意识和谦抑精神,“饭圈文化”很容易跨越边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造就了一代代不同的青春”。“00后”作为“数字原生代”,互联网的碎片化、视觉化和娱乐化特征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而教书育人也不可能在世外桃源里自弹自唱、孤芳自赏,不可避免要和其他文化产生交流和碰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流量明星,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教育实效。
换句话说,“流量明星入教材”并没有原罪,但需有规则与边界,做到恰到好处把握好度即可。更进一步说,命题是否科学合理,要坚持审慎原则;用不用流量明星做内容,要进行比较与权衡,做到理性、中立、客观;如果用流量明星做内容效果更好,可以有节制地实行“流量明星入教材”;如果出于无底线迎合孩子们或者处于利益驱动无下限生搬硬套,“流量明星入教材”很可能适得其反。有些时候,明明可以不用流量明星来命题,一些人也故意炒作噱头来吸引眼球;这样的喧宾夺主和本末倒置,让试卷和教辅的书卷气息被娱乐气息所遮蔽,知识传播和育人功能大打折扣,显然需要纠偏。
面对“流量明星入教材”,我们既要摘掉“有色眼镜”避免“一刀切”地抵触排斥,也要避免放任其 “野蛮生长”。只有戴上“紧箍咒”,建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规矩与界限,“流量明星入教材”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应有作用。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