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民生保障网 织出希望艳阳天
■ 万自明
据《梅州日报》报道, 2020年度我市十件民生实事26个子项目全面完成。2020年度,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市十件民生实事能够全面完成,实属不易。这一份漂亮的民生实事成绩单,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为民自觉,体现政府“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为民担当,无疑是这个冬天最美的暖阳。
为民“有为”,贵在织紧“初心”。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政府引导、社会联动,架起便民服务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为民“有为”,贵在织密底盘。持续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补贴等保障水平,是增强困难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最有力保障。同时,强化底线思维,加大食品抽检力度和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等,这都是于细微处见真情的为民举措。我市连续多年“加大民生投入,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八成以上”,有力地织密了民生保障网。
为民“有为”,贵在织出希望。发展是硬道理!要破解群众痛点难点堵点,归根结底要着力帮助群众提高发展能力。大环境,就是要推进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小气候,就是要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劳动技能、致富本领,以生存能力提升来改善生活条件。教育是百年大计,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健全学前至普通高中各学段生均经费保障制度,这些都是促进起点公平的有效举措;若要富、先修路,“四好农村路”就是民心路、风景路、致富路、幸福路,每完成一段就造福一方;推进重点区域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饮用水安全,既关乎日常生活保障,更关乎百姓身心健康,这个问题其实百姓对“清”“甜”还有很多期待。
改善民生无止境。笔者留意到,市财政局于1月11日在市政府门户网发布了公开征求对2021年梅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意见建议的公告,可以预见,通过广泛的民意征集和财力保障核算,今后我市实施的民生实事必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贴民意。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