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投入2亿元全面完成2020年度十件民生实事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1-01-22 10:33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撰文:朱双玲 朱维佳

  袁志鹏 钟浩明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平远县坚持民生为重,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累计到位资金2.06亿元,共完成24个子项目标任务,在文化教育、生活保障、交通、饮水等领域,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金秋投入使用的城南幼儿园可提供450个优质学位,让不少群众家门口享受了优质资源(朱双玲摄)(771667)-20210122100654

金秋投入使用的城南幼儿园可提供450个优质学位,让不少群众家门口享受了优质资源(朱双玲摄)

  加大教育投入 增强获得感

  冬天,平远的夜晚寒气袭人,走进县城沿河西路的粤菜(客家菜)特色示范街,却是商号荟萃、热气腾腾。街后面的潮运楼开张不久生意正忙,前台顾客满座,后厨井然有序。50岁的大柘村民卓巧兰熟练地接单、端菜,在新岗位上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日子轻松多了。”卓巧兰笑着说,先前她因疫情影响,失去了在县城打零工的生计,不久后却从县人社局发布的网络招聘上找到潮运楼餐厅服务员的工作,“现在每月工资3000元,比以前稳定,还能顺带学学做菜手艺。”

在十件民生实事中,平远县把教育和就业列为民生之首,去年,该县共培养60名“客家菜师傅”(钟小丰摄)(771675)-20210122100818

在十件民生实事中,平远县把教育和就业列为民生之首,去年,该县共培养60名“客家菜师傅”(钟小丰摄)

  走进平远优山美地小区的城南幼儿园,只见红黄绿颜色相间建筑、户外软地面活动场所和装点各处的绿化树木,都为孩子们营造了温馨欢快环境。“幼儿园按照省一级标准打造,设有音乐活动室、阅览室、科学启蒙室、综合游戏室等标准功能室,新学年共有200多名幼儿入读。”园长刘兰介绍,该幼儿园总投资约4500万元,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可提供450个公办幼儿园优质学位。

  教育和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十件民生实事中,平远县把教育和就业列为民生之首,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年来共投入2800万元,建成城南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520个,目前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6.6%。投入3799万元,把全县学前教育生均经费补助最低标准由每生每年300元提高到400元。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由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投入320万元,培养粤菜(客家菜)师傅60名,开展家政服务培训310人次以上,完成居家服务培训300人次以上,各类技能提升培训补贴600人次以上。

  改善宜居环境 提升幸福感

  群峰相接,山脉连绵。在东石镇黄地村,一条新修水泥路连通了村中心和谢西坑村民小组。“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这里能有这么漂亮的水泥路。”水泥路连接的最后一座民居是赖昌兴的家。赖昌兴今年67岁,以前从村中心到家里只有门前的土路,晴通雨阻,坎坎坷坷,杂草丛生,出门时常要把裤腿卷起来行走。如今,一条长4公里、宽3.5米的硬底化道路让谢西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路面变宽变平整了,道路坡度也缓了,走在上面安全了许多。我们出去买东西方便了,外出的子女也更愿意回来了。”说起现在的出行条件,赖昌兴幸福感十足。

分布在各镇村的“四好农村公路”,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钟小丰摄)(771665)-20210122100647

分布在各镇村的“四好农村公路”,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钟小丰摄)

  与赖昌兴同样感到幸福的是石正镇中东村村民王小云。不久前,一座以客家建筑风格建设的农村公厕在他家附近建成并投入使用,在给王小云和其他村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该村发展乡村旅游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厕所建得好,村里平日干净整洁多了。”王小云笑着说。

经过改造提升的农村公厕不仅方便了当地群众,还为当地发展发展乡村游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朱双玲摄)(771669)-20210122100701

经过改造提升的农村公厕不仅方便了当地群众,还为当地发展发展乡村游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朱双玲摄)

  美好生活的背后,是平远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该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集中力量、全力攻坚,把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农村厕所、中小学厕所和城市厕所,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重点区域饮用水工程建设,加大食品抽检力度和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以及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列入民生实事,不断巩固民生成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质感”。一年来,平远累计投入资金1079万元,新建11个中小学厕所和4个旅游厕所,提升2个城市厕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投入6201万元,完成通2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底化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座。投入653万元,完成51个自然村4671人集中供水任务。投入286万元,完成全县70家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建设工作,建成覆盖率100%。建立了县级监控指挥中心,并与市级工作平台联网。投入270万元,完成5户受地质灾害威胁村民避险搬迁。

  强化民生保障 提高安全感

  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平远县疾控中心大楼一楼冷库,记者看到此处存放了该县免疫规划中的各类疫苗。制冷风扇维持着冷库的温度均衡,保证疫苗安全。

  “疫苗从厂家冷库出库,到订购一方接收,必须全程冷链存储、流通并严格监管。疫苗的保存温度是2℃到8℃,如果低于2℃或者超过8℃,系统会智能发出报警,我们收到短信后会马上派人过来查看,并对冷库进行维护和维修。”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冬梅介绍。

  办好医疗卫生领域民生实事,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民生之所需也是民生之所急。推进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建设和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是今年平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该县按照广东省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建设标准,投入686万元对疫苗冷库进行升级改造和设备更新,完善该区各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后补式冷库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全县12个预防税种门诊全部实现疫苗全程冷链、预防接种全程数字化服务。(朱双玲摄)(771677)-20210122100735

全县12个预防税种门诊全部实现疫苗全程冷链、预防接种全程数字化服务。(朱双玲摄)

  记者了解到,该县疾控中心每月底为14家预防接种门诊和2家产科配送疫苗。配送过程中,冷链车全程记录温度,将疫苗送到每个预防接种门诊后,工作人员对厂家、品牌还有全程温度进行查看、签收。

  在大柘镇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候诊区、接种室、处置室、冷链室、观察区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大厅内设置了自动取号、排队和叫号功能,引导群众按照服务流程完成预防接种,实现了预防接种全程数字化服务。

  “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以保证我们预防接种门诊的疫苗全过程可追溯,进一步保障群众预防接种安全。”大柘镇卫生院负责人说。

  除了医疗健康,该县还不断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补贴等保障水平。去年累计投入4474万元,把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分别从每月554元和251元提高到609元和276元。实现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从每人每月1685元和1025元提高到1820元和111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65元和220元提高到175元和235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低收入救助对象的住院费用一次救助的救助比例从80%提高至85%。家庭成员的特定病种门诊一次救助的救助比例从80%提高至85%。

责任编辑: 叶子通

>> 精彩图文

  • 中共梅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召开: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 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报告摘要
  • 中共梅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摘要)
  •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 勇立潮头风更劲 ,乘风破浪正当时——市委七届十次全会侧记
  • 坚定信心迈进新征程
  • 广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网上主题展览馆上线
  • 蕉岭7岁男童不幸患上白血病
  • 废弃厂房着火​消防及时扑灭
  • 梅县程江渡江津加油站附近居民盼换新门牌号
  • 客家公园现不文明赏花,市民建议加强管理
  • 民生沟通丨矿山剥离的表土层不能用来制砂
  • 织密民生保障网 织出希望艳阳天
  • 捐献造血干细胞绽放友善之光
  • 代孕又弃养践踏道德与法律底线
  • 平远投入2亿元全面完成2020年度十件民生实事
  •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 张爱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 张爱军到五华县调研时强调坚决打赢防控硬仗确保欢乐平安过节
  • 大丰华高速公路鸿图特长隧道全线贯通
  • 全国模范!梅州一集体两个人获司法部表彰
  •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1月24-26日召开 五大亮点抢先看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94963847例
  •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量超一千五百万人次
  • 保护权益、预防犯罪,最高法发文完善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
  • 最高法发文严防干预司法
  • “黑市”畸形繁荣,纠纷与日俱增——揭开代孕地下产业链神秘面纱
  • 不幸!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一名被困人员已无生命迹象 仍有11人失联
  • 聚焦全会丨确保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秋季实现招生
  • 聚焦全会丨力争瑞梅铁路、龙岩武平至梅州高铁年内开工
  • 聚焦全会丨狠抓“三好一正”,着力建设文化名城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胡问鸣决定逮捕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疯狂勾连美反华势力必遭历史审判
  • 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如何拿捏得“稳稳的”?
  • 2020,中国经济“答卷”多出色?税收大数据告诉你答案
  • 聚焦全会丨2020,梅州用十个要点交出满意答卷
  • 聚焦全会丨“十三五”期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
  • 国家卫健委:20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4例 其中本土病例126例
  • 聚焦全会丨着力打造若干个市域产业集群
  • 聚焦全会丨把握好“十四五”的重点任务
  • 聚焦全会丨加快建设市应急收治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 聚焦全会丨申报创建“广东高性能电解铜箔创新研发中心”
  • 世卫组织正在评估多种新冠疫苗
  • 世卫组织:60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现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
  • 拜登签署行政令 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蓬佩奥等人实施制裁
  • 返乡人员如何划定?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回应
  •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
  • 政协第一届梅州市梅县区委员会第六次会议2月4日至5日召开
  • 聚焦全会丨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9万人
  • 聚焦全会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08公里,机场年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
  • 中共梅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召开: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 2020梅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7.98亿元,比增1.5%
  • 华南农业大学与嘉应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梅州市人民医院“第二生命通道”升级改造完成
  • 我市召开2021年春运电视电话会议
  • 中山大学考察团考察在梅办学遗址
  • 我市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 百侯古镇取景作品摘金目奖
  • 市公安局与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签订协议
  • 梅州公安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召开
  • 梅县新增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将于1月28日起运行
  • 三社区(村)负责人剖析实地测评失分点,并提出整改措施
  • 雁洋镇一青年捐造血干细胞
  • 高铁​梅州西站停车场“方便”之事不方便
  • 平远一铲车翻下斜坡,司机不幸身亡
  • 梅州防疫物品市场供应有保障,市民可通过多渠道购买
  • 广发视点
  • 梅州公安十大创新亮点项目揭晓
  • ​五华县全力以赴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 五华水道船运的兴衰纪略
  • 解读两则客家歇后语
  • 平远楣杆夹石
  • 孩子反复发热 当心周期热综合征
  • 冬季皮肤干痒 科学防治有妙招
  • 寒冬腊月 养生防疫
  • 关爱口腔健康 促进全身健康
  •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
  • 巧用微创技术切除高龄老太腹部肿瘤
  • 外交部发言人:末日小丑蓬佩奥必将受到历史公正的审判和清算
  • 石家庄20日0时至12时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
  • 香港警方破获一宗63亿港元洗黑钱案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等
  • 津巴布韦外长莫约因新冠肺炎去世
  • 北京大兴:5个社区实施严格封控管理 2.4万余人居家隔离
  • 中共平远县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将于1月25日召开
  • 广东省养老机构在特别防护期内不对外接待参观访问
  • 广东建议建设工地人员:家在中高风险地区者留粤过年
  • 广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4万元 同比增长5.2%
  • 广东2020年外贸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出口创历史新高
  • 民政部:养老机构进入冬春季防控应急状态 进行封闭管理
  • 六部门开展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务工人员在就业地安心过年
  • 交通运输部: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扩大顺风车停运范围
  • 伊朗总统呼吁美国新政府重返伊核协议并恢复履约
  • 巴基斯坦授权紧急使用中国国药新冠疫苗
  • 北京地坛医院:变异病毒导致的疾病特征和临床表现没有出现新的变化
  • 两名澳网球员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 湖南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石门县委原书记谭本仲被提起公诉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 继续审议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等
  • 习近平:全力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