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7000万年前正孵卵的窃蛋龙化石 与现代鸟类孵蛋姿态一致
新华社昆明1月3日电 我国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江西赣州出土的一组恐龙化石后发现,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时保存有成体、胚胎和蛋窝的窃蛋龙孵卵化石。
该组化石是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成年个体窃蛋龙长约2米,前肢向后下张开、覆盖在蛋巢之上,后肢折叠在身体下方,整个身体位于蛋巢中心,与现代鸟类的孵蛋姿态一致。巢内有24个蛋,呈上下三环排列。
论文第一作者、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教授毕顺东说:“该化石除呈现了窃蛋龙伏在蛋巢上的孵卵姿势外,更难得的是,蛋巢内还保存了正在孵化中的胚胎,这为认识窃蛋龙孵卵行为和孵化方式提供了最新证据。”
窃蛋龙类属兽脚类恐龙,生活在距今1.25亿年至6600万年间。过去研究者曾在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戈壁地区发现过伏在蛋巢上的窃蛋龙个体,但由于巢内缺乏胚胎化石,使得窃蛋龙孵卵行为的假说长期以来存在争议。
“窃蛋龙已具备了‘异步孵化’这种现生鸟类里较为进步的孵化方式。可以说,恐龙的生殖方式远比之前认知的更复杂。”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说。
该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在了国际期刊《科学通报》上,由云南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