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技能人才架起多元发展的“立交桥”
■ 孙维国
21日至22日,梅州市“广东技工”电梯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在梅州城西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各县(市、区)共有18支队伍、36名选手参加比赛。
技能竞赛让能工巧匠脱颖而出。培养更多能工巧匠需要搭建“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技工院校的教育投入,提升技工院校教育水平,夯实职业教育基础。同时,更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改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和人才评价机制。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突出“技高多得、多劳多得”,让技能人才的付出和回报更加匹配。可是,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技能人才的贡献和薪酬出现“倒挂”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必须提高技术工人待遇,通过建立完善技术工人工资分配、工资增长、长效激励等机制,推动工人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实现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合理增长,真正树立起“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鲜明导向,让技能人才的付出和回报相匹配。
要打破技能人才成长晋升的“天花板”,让技能人才真正“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需要从两方面着力,首先要加快构建技术工人职业晋升的多通道机制,畅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的转接渠道,为技能人才架起多元发展的立交桥,让他们通过努力也能成为高级人才,享受高级待遇。其次要在技能评价上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可通过组织技术工人社会化考试鉴定技能水平,发放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强化企业在技能评价上的话语权、主导权,让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与时俱进,更加科学、高效。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