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年金融改革那些事儿
临近岁末,回首2020年,金融圈不仅体验了市场的起起伏伏,更见证了一项项改革的落地。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到创业板“迭代升级”,从规范金融创新到金融开放再上台阶,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
让更具“性价比”的金融活水浸润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正不断改变此前我国利率体系表现出的“双轨制”特征。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引导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行,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推动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行,让金融活水变得更具“性价比”。
今年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分别较去年12月下降了0.49个和0.96个百分点。
资金不仅要“性价比”高,还要渠道顺畅,直达毛细血管末端。今年,有不少金融改革举措将活水引向最需要浸润的小微企业。
5月,国务院金融委宣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推动中小银行多渠道多形式补充资本,找准定位,回归“支农支小”的本源。
7月,银保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督促商业银行优化业务结构,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
……
2020年,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加大了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助力更多市场主体克服疫情冲击,重新焕发活力。
把金融创新纳入审慎监管之下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我国迅猛发展,产品和工具应用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然而,任何金融创新都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着力规范金融创新,临近年末更是“动作频频”——
11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提出,未经银保监会批准,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12月中旬,在央行相关人士将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定义为“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后,多家互联网平台应声下架相关产品。
“面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将坚持既鼓励创新又守牢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切实解决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
资本市场改革步入“快车道”
如果说去年鸣锣开市的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那么今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则标志着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经历了十多年的成长,创业板已经拥有超880家上市企业、超10万亿元市值。今年8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落地,创业板成功“迭代升级”至2.0版本。
在我国资本市场迈入“而立之年”的2020年,除推进创业板改革之外,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成功落地,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等举措……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渐次推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深入,正向着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进发。
“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通过资本市场筹资,既可满足我们格局转型的资金需求,又有助于实现降低杠杆率的风险管理目的。
今年,资本市场发力改革的同时,也不忘架起“高压线”,强化震慑效应,护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大幅提升了对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5月宣布的11条金融改革措施,提出从严追究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责任,加大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020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正步入“快车道”,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