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
编者按:今年12月13日,是原驻云南空军某雷达团梅州籍战友入伍离开兴宁50周年的日子。在这些老兵们是日举行的庆祝聚会上,作者朗诵了这篇诗作。本报现予刊登,并向曾经为祖国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所有老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据悉,当年一起入伍前往原昆明军区空军部队服役的梅州地区新兵有1000多人。
□陈国章
50年前,我们穿上军装,告别亲人,
奔向遥远的边疆。
曾记否?
新丰街门前,栅栏成为亲人
送别的屏障。
那一声声叮咛,一次次挥手,
令双眼充满泪光。
曾记否?
竹篷戏院里,《红灯记》送
我们踏上征程,
守边防背井离乡。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
雄赳赳。
宁江河水清又甜,家乡父老
情意长。
曾记否?
敞篷车上,歌声嘹亮。
千米车龙呈现壮观模样,
滚滚车轮让半边天尘土飞扬。
曾记否?
闷罐车里的七昼夜,是多么漫长,
大小便憋着的难受劲令人难忘。
拴在闷罐车大铁门上的那根绳子,
是解除痛苦的希望;
两边紧握战友的双手,
将“方便”撒向滇黔桂湘的
崇山峻岭中,
你不知道有多爽。
曾记否?
军供站里,曾经连稀粥也
喝不饱的小伙子,
看到一盆盆白花花的大米饭,
是多么激动,简直要发狂。
10个人围蹲着一盆菜,
拼命抢吃像一群饿狼。
你吃饱了吗?
望着大饭盆已空空如也,
难免失望。
有智者却先盛半口缸米饭,
抓紧吃完再抢一口缸,
哪怕吃得肚子饱胀。
50年前,我们一颗红星头上戴,
革命红旗挂两旁。
经过长途奔波,跨越千山万水,
我们来到了孔雀之乡。
我们青春的脚印,
曾留在滇南广袤的土地上;
我们辛劳的汗水,
曾挥洒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回想当兵那几年,
我们克服无数艰难险阻,
履行神圣使命的责任担当。
海拔最高的山头,
是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
几个月下一次山,那是奢望。
寒冷潮湿是我们的天敌,
床垫能挤出半瓶棉浆。
滚滚雷电曾经从身边擦过,
倾盆大雨会导致洪水肆虐营房。
我们头顶满天繁星操纵雷达,
迎着刺骨寒风深夜上岗。
即使有千难万险,
雷达天线照样匀速旋转,
全体官兵依然斗志昂扬。
跳动的电波穿云破雾,飞向远方,
在上级指挥所的作战版图上,
汇成一条条彩色航迹,
标示出飞机航向。
这是入侵敌机的毁灭信号,
这是人民航空的安全保障。
回想当兵那几年,
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脑海浮现,
一首首战友之歌在心中吟唱。
排长、连长、指导员,
技师、台长、司务长,
像老大哥一样关爱我们;
上海兵、山西头、天津兵,
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兵,
像亲兄弟一样帮助我们。
他们手把手教我们发报、标图,
乃至叠被铺床;
他们言传身教,教我们识别
信号、维修机器,
乃至炒菜做饭、驾驶车辆。
有时,还替我们在风雨中站岗,
病了,将病号饭送到住房。
点点滴滴,战友情长;
岁月流逝,没齿难忘。
回想当兵那几年,
老乡战友情谊深厚不寻常,
真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乡情、乡趣、乡音,将我们的
心连在一起,
一起闲聊、散步、娱乐,能驱散
心中的迷茫。
探家带回的食品在一起分享,
亲人传递的信息让心情舒畅。
在那远离家乡的地方,
老乡战友这个词特别响亮。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相互照应,互相帮忙。
遇有难事须如何应对共同商量,
胸有郁闷与同乡战友
互诉衷肠。
军营凝结的战友情谊似蜜如糖,
我们要精心呵护光大发扬。
回想当兵那几年,
我们无怨无悔。
我们骄傲,
为穿过上绿下蓝的军装。
我们自豪,
为曾经给祖国的蓝天站岗。
我们为共和国的旗帜增添了风采,
我们让八一军徽绽放更加璀璨
的光芒。
50年过去了,我们已届古稀之年。
回望漫漫人生历程,
感慨万千思绪茫茫。
我们曾点着煤油灯在祖屋做作业,
曾光着脚丫在山乡上学堂,
曾卷起裤子在田间插秧苗,
曾挑着稻谷去仓库交公粮。
我们经历了贫穷落后、自然
封闭的农耕生活,
目睹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动荡,
见证了“摸着石头过河”的
艰难探索,
迎来了改革开放、迅猛发展
的大好时光。
坐飞机、高铁旅游天下,
开小车饱览五洲风光。
用电脑、玩微信,
体验科技成果;
食无忧、孙绕膝,
享受祖国强盛带来的
幸福安康。
50年过去了,我们已届古稀之年。
我们老了,体质弱了,毛病多了,
难免出现与病痛相伴的状况。
我们不老,还要再活二三十年,
我们要与病魔较量,
同命运相抗。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要说,人生九十今不稀。
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效益。
我们要保重身体,乐观向上,
以良好的精神风貌,
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拥抱更加灿烂、
温暖的阳光。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