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笃行|用好人文资源 延续城市文脉
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梅州作为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共有366处革命旧址、381处名人故居(旧居)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些人文资源就是珍贵的城市文脉。充分认识它们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贡献,传承和发扬名人的传统美德和思想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对于进一步擦亮梅州文化之乡品牌,持续推进“三好一正”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日前我市成功举办的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从人文的角度更好地展示梅州内涵。多年来,我市通过深入挖掘、大力打造,各县(市、区)的革命旧址、名人故居(旧居)已经越来越被人所熟知。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依托独具客家特色的人文资源优势,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革命旧址、名人故居(旧居)进行高品质、特色化的保护开发、活化利用,组织举办“识名人、探故居、品梅州”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让城市文脉成为梅州的精神地标。
从文化的角度更好地了解梅州风貌。要丰富宣传载体,扩大推介平台,开辟红色路线、“叶帅故里”“将军故里”等旅游专线,积极建设历史文化名人事迹陈列馆、作品展览馆,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和纪念活动,编辑出版梅州名人、历史建筑物书册,拍摄影视作品、编演山歌剧等,加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和海内外乡亲对梅州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民众在感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文创的角度更好地促进梅州发展。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以名人故居(旧居)资源为触点,以文化遗产积淀为亮点,将革命旧址、名人故居(旧居)打造成有颜值、有乡愁、有品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同时,要串珠成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休闲康养、文化创意、教育研学等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文资源开发的附加值,使梅州的历史文脉传承更加厚重有力,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相促进提供支撑。(杨丽君)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