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碑石与下马石
如上图所示的下马碑石,现藏于平远县博物馆,碑文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8个大字,刻于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碑长140厘米、宽60厘米,碑文阴刻魏碑体,每字15厘米×20厘米。该碑原竖在平远仁居(旧时县城)孔庙门口,以示对孔圣人的尊崇。
话说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广西马平县举人王化,奉命前来平远设县。他平寇剿匪、大兴土木、兴利除弊,大力营造一个县治。他带领百姓兴建了长520丈、高1.2丈的城垣;又兴学崇文,兴建了孔庙,特别刻了“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碑石,竖在孔庙的门口。从此,凡到平远县孔庙的文武官员都要下马。
到了民国21年(1932)至民国25年(1936),当地一批官绅学习省城广州,拆掉城垣,改筑马路。由于孔庙的位置在东门城垣附近,所以,拆城垣时,这块下马碑石也同时被拆除。碑石拆掉后,由村民谢学琳、谢学明兄弟的祖父谢矮四捡起来,在建房时,将它夹在墙缝里。1992年,谢学琳、谢学明兄弟在拆建房屋时,才发现这块有字的碑石。后来,仁居镇文化站把它送到县博物馆收藏。
无独有偶,离平远仁居南面约五里的一条大路旁,有一块特别的大石头,上面刻有“下马石”三个大字。旧时,骑马进城的人快到县城了,就要下马走路,以免骑马碰到县官而失礼。于是,人们就叫它“下马石”。后来,有人干脆在此刻了“下马石”三个大字。这也是旧时等级“官念”的反映。民国21年(1932),在开通大柘公路(大柘—大畲坳)时,这块大石头被炸毁。
(冯锡煌)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