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践行红色精神党媒宣传·沂蒙行纪实:八百里沂蒙织锦绣
梅州日报记者 洪观楷
临沂日报记者 李冰清 张丽 王珊珊
秋染沂蒙银杏红,硕果盈枝织锦绣。
日前,由中国报业协会和中共临沂市委主办,山东省报业协会、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日报报业集团、金锣集团承办的“传承革命精神,共享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首届践行红色精神党媒宣传·沂蒙行”融媒活动在山东省临沂市启动。来自全国50多家媒体的100多名业内专家齐聚红色沂蒙,对沂蒙精神传承、践行典型进行采风创作,重走红色革命地标、感悟红色思想脉动,概览临沂城市风貌、领略乡村振兴大业,深刻了解沂蒙大地上的磅礴精神力量和城市发展魄力。
临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沂蒙精神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沂蒙行融媒采风团瞻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遗址和沂蒙红嫂纪念馆,聆听了时代楷模王传喜报告,无时无刻不为底蕴深厚、壮怀激烈的沂蒙精神而感动。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已成为沂蒙人民的集体意识和行动自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也成为推动临沂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就弘扬沂蒙精神发表重要论述,深刻揭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鲜明特质,特别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将沂蒙精神提升到新的高度,给临沂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为新时代临沂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7年来,临沂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加快建设沂蒙精神研究的聚集区、弘扬的先行区、践行的示范区,使红色基因焕发新时代光彩,让革命老区绽放现代化英姿。
放眼沂蒙大地,令人振奋的新格局新气象正在形成,临沂高质量发展呈现向深向好的态势。立足“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勇当排头兵”,全面放大优势、聚力补齐短板,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清晰展现出来。2019年,临沂实现生产总值在山东省排名由第7上升至第5,这个成绩诠释着临沂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走在前列的奋进担当和作为。
建在公园里的社区
宜居宜业 拉开城市框架 描绘美好蓝图
沂蒙行融媒采风团的车队驶过秀丽的滨河景区,郁郁葱葱、视野开阔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滨河景区绿道已成为集休闲游玩、旅游观光、文化展示、体育健身、宣传推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绿色开敞空间。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建设沂河绿道83公里、祊河绿道32公里;打造金雀山路等林荫路156条、总长1943.5公里;各县依托境内的河流、道路、山脉、风景名胜等,建设各类绿道51条、总长260余公里。
“聚人为市,化市为城。”城镇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临沂市委、市政府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实现城市品质新突破,按照“北上、东进、南优、西强”发展思路,继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放大辐射带动优势,同步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大力推进北城新区二期、高铁片区、西部新城、东部国际生态城、国际商贸城等重点片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城市面貌华丽蝶变。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和血脉。目前,临沂正重点建设“6767”立体大交通格局,即建设6条铁路、7条高速、6条快速通道、7大城市基建项目,“交通强市”的目标将进一步向前推进。“6767”立体大交通重点工程建成后,临沂境内将形成“一横两纵”高速铁路网和“五横四纵”高速公路主骨架,临沂市将全面融入国家和省级综合交通网。
2014年以来,临沂中心城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投资500多亿元。2019年,中心城区完成城建投资155.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今年1—9月份,中心城区累计完成投资137.45亿元,同比增长22.9%,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87亿元,同比增长 20%。
目前,临沂正在高质量编制临沂2020—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加快融入鲁南经济圈专项规划,推动中心城区由“一河为轴”向“两河并进”迈进,努力将临沂城打造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宜居宜业之城。
蒙山鹰窝峰
乡村振兴 逐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今年以来,临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重点发力,加快补齐短板,一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锦绣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走进兰陵县向城镇卜家楼村,一座座现代高科技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四季梨、丝瓜、黄瓜等果蔬新品种在这里都能够看到。
自2018年起,卜家楼村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地理条件,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蔬香门递”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了87个高科技温室大棚。除现代化种植方式之外,卜家楼村还注重品牌化建设,注册了“蔬香卜楼”绿色商标,规范设计营销包装;开设了“蔬香门递”官方网站,进行线上果蔬销售……一系列的举措有效增添了产业发展新活力。
“除了平台销售,我们镇还有蔬菜批发市场,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各类蔬菜从这里运往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有了这样的销售渠道,咱们大棚里的蔬菜不愁卖不出去!”卜家楼村村委会主任卜详雷说。在临沂,像卜家楼村这样将农产品卖到长三角的村庄为数众多。
临沂市以产业融合为方向,着力培育壮大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全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截至目前,临沂市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达到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3个,省级以上田园综合体达到5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39个,“三品一标”产品达到433个,形成了畜禽肉类、粮油、蔬菜等11个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兰山肉制品、莒南花生、沂南肉鸭等3个100亿级以上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07家。
今年6月16日,临沂市在高铁临沂北站举行优质农产品对接长三角地区启动仪式,来自长三角地区、临沂本地等50多名客商代表参加,各县区政府与长三角客商签订了23个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的新征程。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