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客家风味菜培训班助残脱贫
本报讯 为帮助残疾人掌握创业就业技能,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增加收入,日前,兴宁市残联与兴宁市人社局、兴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共同举办了客家风味菜技能助残脱贫培训班,50多位残疾人参加了培训。
在培训班,老师们毫无保留地传授制作技巧,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位残疾学员,得到学员们的一致赞许。残疾学员们则能独立完成手记制作流程、食材比例、心得体会等课堂要求。在黄槐镇开了一家饭店的学员张思清在学习后谈到收获,他对未来信心满满:“我要把学习到的泡菜、萝卜、姜油鸡等烹饪技术用在我开办的思清饭店里,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学以致用。”
据了解,该培训班课程由兴宁市高级技工学校粤菜大师工作室精心设计,将理论和实操相结合,还根据学员的身体状况以及客家风味菜专项职业能力的烹饪技能要求,为学员量身打造客家风味菜鉴定题库的热菜培训项目。该校粤菜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郭华群说:“这次培训班立足学员们考证的课程有:客家红焖肉、鱼丸汤、醋熘松花鱼、萝卜丸等一系列菜肴。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我们特意安排了盐焗鸡、盐焗凤爪、客家姜油鸡等菜肴的制作。近几年网络销售的风味小吃比较流行,深得小年轻的喜爱,因此,我们还安排了网红小吃制作课程,如泡椒鸭掌、泰式凤爪、泡本地包菜、脆萝卜等。”
据兴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培训科负责人赖亦环介绍,该校近两年来面向社会人员举办的技能培训班逐渐增多,受到欢迎,“上期社会培训班多为客家大嫂,客家妇女动手能力强,悟性高,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厨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开展社会培训和专班培训(如贫困户、退役军人),培训的菜肴也会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廖智)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