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笃行|夯实市场经济信用法治基础
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梅州是全国首个实现“信易贷”全覆盖的城市,目前已通过全国“信易贷”平台成功对接贷款逾6亿元,总量居全国前列,占GDP比重位列全省第二,居全国前列。在即将开启“十四五”的征程上,我们要乘势而为,夯实市场经济的信用和法治基础。
牵好政务诚信“领头羊”。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四大体系中,政务诚信是“第一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各级各部门要主动进行政务承诺,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要积极践行“新官理旧账”,避免政府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努力实现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
下好信息共享“先手棋”。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双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工作,不迟报、漏报、瞒报信用信息。依托梅州市公共信用平台,通过信用梅州网实现信用信息“应公开、尽公开”。打通“信息孤岛”,加强关联整合税务、法院、海关、社保、交通、水、电等信用信息,为部门间协同监管、精准监管和高效监管提供支撑。
打好“信易+”“主动仗”。在进一步推进“信易贷”“信易批”“信易游”的基础上,要重点推进“信易考”“信易行”“信易购”“信易租”等“信易+”场景应用,加强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叠加应用,使诚信主体获得更多便利优惠服务。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信用机构和市场主体要加强配合协调,研究出台“补偿激励、首贷激励、分担风险、构建平台、整合数据、筛选名单”等相关政策。
用好新型监管“金钥匙”。要全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抓紧推进告知承诺制,加强运用信用报告和应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实现激励守信,惩戒失信。按照区域的重要性、行业的风险度、主体的诚信度,对社会的危害度等指标划分类别和等级。要依法保障市场主体权益,畅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防止信用惩戒泛化滥用。(梁启亮)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