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证”不彻底,公“证”就更难
■ 王旭东
惠州陈先生持已故父亲留下的存单去银行支取,因通不过人脸识别而受阻,只能办理继承权公证才可支取。但因不能向公证处提供派出所、居委会的证明,7个月时间办不下来公证书。陈先生将此事反映到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国务院督查组实地督查后发出通报指出,惠州市惠阳区公证机构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漠视群众利益等问题。惠阳区政府立即召集相关单位予以整改,帮助当事人办成相关手续。
以前,证明“我爸是我爸”虽然有点难,但总归还是能够办成。如今,证明“我爸是我爸”,在取消相关证明的背景下,派出所、居委会等单位不再出具证明,反而变得更难,甚至根本办不成。这其实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简“证”不彻底,公“证”就更难!由于不少单位与部门已经取消了相关证明,而有一些单位在办理一些事情上“必须证明”,最终导致这种无证不能办的尴尬局面。
公证处依据相关办理流程进行公证,当发现缺少有关证明材料之后,“不予办理”,表面上看是守规矩,其实更像是“守旧”,明明知道有的证明已经取消,办事者不可能拿到这样的证明,而在处理问题上教条化,为何不反思自己的办理流程需不需要改进?以问题为导向,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在遇到问题时正视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只唯证”。
简“证”,是一场政府履行职能“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相关部门要以简“证”为突破口,让便民站上风口;视简“证”为量变,来鞭策与催化便民服务的质变。无论是“小政府、大服务”的职责定位,还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要求,便民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不便民,其他都是空谈。实现便民,但不止步于便民,还需要在“便民+”上下功夫,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温度”。有必要重申:无论是“键对键”,还是“面对面”,都贵在“心连心”。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