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打工人”称谓的丰富内涵
■ 斯涵涵
最近,“打工人”这个梗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26日又是热搜第七,“打工人”太火了,以至于有网友说预计每周一“打工人”都要上热搜。
“早安,打工人”“晚安,打工人”, 无厘头的缘起,特定的句式,却有着异常丰富的表达,汇聚成新的网络风潮。
从格子间的白领到工地上的蓝领,从企业领导到自由创业者,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自称“打工人”。“打工人”抹去了行业、薪资、职务的区别,形成了广泛的身份认同,相较于过去的“打工仔”“农民工”“社畜”等称谓, “打工人”着眼于“人”,更具平等与开放、平和与理性,因而能够赢得更加普适的情感共鸣。
“不干活,就没饭吃,中午好,打工人”,“打工累吗?累,但我不能哭。因为骑电动车的时候擦眼泪不安全”…… 一个个段子笑中带泪,勾勒出职场高压的现实样貌。“搬砖”、 996、007、房子票子孩子……工作的KPI(即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生活的重担渐次逼近,避无可避,“打工人”一起在网络嘻哈风中吐槽玩梗,彼此提供一种对抗现实世界的重重压力、寻找情感依托的纾解之道。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打工人语录在“自嘲”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略带自谦却不卑不亢,勇敢前行。“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过生活的真面目后,依然热爱它”,“打工人”便是这样一种情绪表达:经历生活的迷茫和纠结之后,坦然面对现实,却又拒绝向生活妥协,用实干赢取未来。
网络流行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玩梗“吐槽”已经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豁达、乐观、倔强又不乏幽默的“打工人”称谓,是年轻人个性化的多元表达,蕴含着理性、执着、奋斗、励志的社会正能量。
我们要读懂“打工人”的丰富内涵,社会各界要共同搭架起广阔的舞台,创造公平公正的氛围,让更多坚忍不拔、心怀梦想的“打工人”,踩碎生活的桎梏, 一步一步向理想靠近。
加油,“打工人”!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