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风景美,读者的笑容更美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自古就有重阳登高的习俗,10月24日、25日两天,梅州日报读者团前往江西全南,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登高游玩。本次活动吸引了500余名读者的热情参与,公司游、团队游、亲子游、闺蜜游等汇聚于此,亲切、热闹、开怀!
● 本报记者 刘滨 宋一笑
山野寻幽 古村休闲
读者团团友们于24日上午七点左右,在剑英体育馆集合出发,13名导游带领着各自的团队,迎着晨光,从梅州一路向北,赴一场登高之旅。
行程的第一站到达天龙山景区,丹霞地貌、纵深峡谷之上,一条玻璃栈道横空架设,颇为壮观。团友们乘坐全长1.1公里的飞龙索道缓缓登山,透过通透的缆车,头顶蓝天白云,下望峭壁竹林,将天龙山美景尽收眼底。上山后,团友们登上了3D玻璃栈道,在璀璨的阳光下,兴致勃勃地与森林、峡谷、栈道等合影,更有甚者,开启随身携带的无人机,将高处美景尽皆保留。待到下山,玻璃滑道、湖水、瀑布、喷泉、各式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更是让读者们目不暇接,一角,两条“巨龙”盘踞在小桥上,旁边设有一处收音装置,竟能根据游客的喊声喷射不同强度的水柱,引来阵阵惊呼与掌声。
行程第二站前往雅溪古村。刚集合完毕,便听得鼓声震天响起,原来是沉浸式演出《雅溪唐鉴》定时开演。一场精彩的鼓舞之后,其后两扇竹门徐徐拉开,演员们引导着团友们有序进入小桥流水、古韵悠悠的主景区,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时赣南地区的招婿习俗。养蚕妇女、下棋看客、全南香火龙等精彩的表演就在团友们身旁上演,互动环节更是与观众紧密合作,鼓励观众们一同欢歌乐舞。一场演出过后,团友们漫步在古村之中,不时进入福星围、雅凤围等处,感受古村氛围、了解千年文化。
在全南十里桃江上,团友们乘着小舟,欢歌雀跃,笑声与歌声齐飞,喜气融融。到赣南草本植物应用博物馆,团友们了解了石斛种植、观赏植物标本、学习植物知识、品尝石斛茶,不少团友还购买了石斛加工产品,如石斛牙膏、石斛香皂、润喉糖、沐浴精油等等,满载而归。
欢歌笑语 热闹非凡
欢乐时光过得特别快。谈及此次旅行,老驴友卢阿姨恋恋不舍地竖起了大拇指,“这次旅游我挺满意的,昨天中午的饭很香很软,菜的口味也挺好。”她们一行人都是老驴友了,九寨沟、张家界、北京等地都去游玩过,这是第一次来到“江西南大门”,“没想到景色这么好,值了!”
读者团团友岳阿姨也是和朋友一起来的,她们聊到这次活动来的人非常多,很多还是自己认识的,第一天下午,岳阿姨就意外见着了几个多年未见的发小,旅游叙旧兼得。
来自丰顺的团友杨阿姨平日里酷爱山歌,在这次旅行中结识了来自赣州的新歌友,“我们在桃江游船上以歌会友,合唱了刘三姐的《唱山歌》,游船都停了我们还想继续唱下去。”一艘艘游船上,送别了一批批的团友,留下动听的客家山歌,余音绕梁。
家住梅城的团友杨伯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参加过多个旅行团,读者团的记者们十分负责任,“报社工作人员随时跟我联系着,一路上也很关心我们的吃住,服务相当周到!”
在行程将毕时,5号车读者刘潭坤先生作诗纪念了此次行程。《游全南(诗二首)》:十月霜降又重阳,柔风拂面天气凉,信步登高赏秋色,老当益壮气宇昂。天龙山景画中游,雅溪碧水绕村流,远望群山千里目,近览古村心乐悠。
小花絮
25日恰逢重阳佳节,正晨光熹微,梅州市太极拳健身协会整装以待,为这个美好的节日献上了太极拳表演。一套套太极拳整齐划一、行云流水,不时还夹杂着跳、打、蹬、踢等高难度动作,自信展现着中老年人昂扬向上的精神气魄。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