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想起了寒号鸟
胡继宏
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霜降不是降霜,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而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意思是说:霜降节气在农历九月中旬,霜降过后,草木植物渐渐凋零,大地一片萧索,露水冻结成霜。
降霜是霜从天而降,表示寒冷突然而至,让人来不及防备。而霜降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由寒至冷的渐进过程,不是突然而至,只要人们早早着手准备,完全有充足时间去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
联系降霜和霜降两词,我不由得想起了“寒号鸟”。《寒号鸟》是我读小学时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寒号鸟“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的生动形象至今深深刻画在我脑海里。其实自然界并没有寒号鸟这种鸟,《寒号鸟》是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讲述了一只喜鹊和一只寒号鸟对做窝过冬的态度、表现和结果,生动有趣告诉学生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得过且过”的成语由此而来。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了。喜鹊每天早早飞出去衔草回来做窝,而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喜鹊每次对寒号鸟说:“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虽然在昨夜寒风里寒号鸟被冻得直打哆嗦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但第二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寒号鸟总是这样回答喜鹊的劝告:“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真正的寒冬来临,大雪纷飞。寒号鸟在寒夜里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但是,寒号鸟已经冻死在寒夜里。
《寒号鸟》除了告诫学生不能懒惰、不能得过且过之外,还包含了三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一是要知错即改,二是要做到未雨绸缪,三是要知微知章。
寒冷不是骤然而至,寒号鸟已在多个寒冷夜里被冻得半死,喜鹊反复劝告它要早日垒窝,但寒号鸟知错而不改。《论语卫灵公篇》第15.30章,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学而篇》第1.8章,子曰:“过则勿惮改。”有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而不改。人人都会犯错误,改过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知错不改是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之一。
寒号鸟不去垒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二天又见阳光灿烂、暖阳如春。因此,寒号鸟便没有一点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懂得未雨绸缪。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相反,风险是留给不懂得防范风险的人。不会未雨绸缪是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之二。
再往深层次想,寒号鸟之死,是死在它的思想格局。《周易.坤卦》第一爻就说“履霜,坚冰至”,踩到了薄霜,可预知结成厚冰的寒冷季节也快到了。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知微知章。知微知章出自《周易·系辞传》,意思是: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著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智者可以从一叶而知秋,愚者偏偏一叶以障目。思想格局狭小,缺乏知微知章的思维是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之三。
霜降时节,让我们重读《寒号鸟》这篇小学课文,一起感悟文章背后的人生大智慧。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