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不同疫情应对举措造成东西方经济表现差异
新华社伦敦10月16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文说,欧洲和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不同方式造成经济表现上的巨大差异。中国疫情处理方式非常有效,今年经济将实现增长,而欧洲疫情不确定性仍然很高,经济面临严重收缩。
这篇题为《东西差距:疫情应对举措造就的赢家与输家》的文章援引意大利运动服饰品牌泰尼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雷米焦·布鲁内利的话说,随着北京的生活恢复正常、消费者重拾信心,疫情就像一段糟糕的回忆。“欧洲疫情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可能再持续至少6个月或12个月;但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人们已有信心。”
文章认为,尽管欧洲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强劲反弹,但随着疫情形势再度严峻,经济复苏开始失去动力。而许多欧洲国家和地区不愿对酒店、娱乐和旅游业等再采取限制措施。
与欧洲相比,中国、新西兰、越南、韩国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均将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仍保持较严格的措施防止疫情复燃。中国不仅扑灭了最早出现的武汉疫情,还积极应对任何新出现的病例。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目前每天报告的新增病例屈指可数。
文章说,这些抗疫措施对经济的影响是,人们可以在不必担心新冠病毒的情况下活动,比如前往惠灵顿的酒吧、武汉的游泳池、河内的办公室。文章援引汇丰银行经济学家范力民的话说:“在出台政策遏制疫情的地区,人们的生活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布鲁内利说:“在中国,尤其是大城市,我们看到新增病例数已几乎降至零。疫情处理方式非常有效,这有助于推动需求增长,对于做生意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