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携手推进民营经济标准化工作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在世界标准日到来之际,全国工商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召开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全国工商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携手推进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已成为标准创新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2019年全国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新注册企业55962家;通过平台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373131项,涵盖产品651795种。与2018年相比,年度公开标准数增加33283项,涵盖产品种类增加34436种。截至2020年9月,已有28万多家企业声明公开了156万多项标准。这里面,很多都是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作为标准化的主要实践者,已成为标准创新的重要力量。
据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介绍,近5年,浙江省为主制定的201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80%以上由民营企业主导或参与;全省累计研制“浙江制造”标准近1800项,由民营企业主导制定的占80%以上,实施比重达到90%以上。全国评出的381个企业标准“领跑者”,浙江占60个,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大力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民营企业潜力巨大。
标准引领民营企业提质升级
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广大民营企业正在推动大量技术创新成果融入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实现创新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将标准化作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先之选、解决之道。
“新奥既是标准化的参与者,又是标准化的受益人。”在推进会上,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表示,新奥创业31年,形成了上千项企业标准,参与制修订了8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并承担了10余个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以标准为牵引,新奥集团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支撑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标准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
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标准化,便利民营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强化中外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全方位合作,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民营企业“走出去”成本。把握国际规则、参与相关标准化建设,是我国民营企业成长为世界性企业的关键一环。
在推进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省创新“一份标准、一次认证、多国证书”模式,发出国际合作认证证书198张,打造民营企业出海的标准“通行证”;以义乌小商品城为代表的众多专业市场积极开展“亮标对标提标”行动,推动浙货行销全球;依托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民营龙头企业,浙江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技术委员会(ISO/TC321)秘书处落户杭州,在电子商务领域主导制定2项国际标准,让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有了新的支撑。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