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打卡上班”!一群“蜂友”奏响这个村的小康“乐曲”
●本报记者 江婵
穿过树木夹道的山间小径,记者来到了梅城百岁山的后山——位于梅江区金山街道东北部的金丰村。行走在村道上,耳边不时传来“嗡嗡”的声响,这是当地20多户养蜂人小康路上最欢快的“乐曲”。
一群群勤劳的蜜蜂飞进飞出,村民李小良熟练地从蜂箱里拿出巢框,仔细查看蜜蜂的酿蜜情况。“百岁山的花源多,现在蜂箱门前聚集的,都是刚‘下班回家’的小蜜蜂。”从1998年养蜂至今,李小良和蜜蜂已经打了22年交道,再加上从小看着父亲养蜂酿蜜长大,他对蜜蜂的生长习性已了然于心。
金丰村村民李小良从蜂箱里拿出巢框,仔细查看蜜蜂酿蜜情况。(江婵 摄)
金丰村和百岁山郊野公园相连,优越的自然风光为村民发展蜜蜂、狗爪豆、柚子等种养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依托丰富的蜜源植物,金丰村有20多户村民发展蜜蜂养殖业,所产的蜂蜜绿色健康、口感醇厚,龙眼蜜、百花蜜、鸭脚木蜜等备受消费者欢迎。今年,该村还注册了“金山金丰村”商标,给蜂蜜等农产品“穿上”统一设计的外包装,增强产品知名度,拓宽了销售市场。
金丰村在2019年底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4人,63岁的李小良,也曾是一名贫困户。“多年前,我的妻子、女儿、父母亲相继患病,做生意的积蓄几乎都交给了医院,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李小良说,为了走出生活困境,他通过网络和书籍,对自己的养蜂技术进行再学习再提升,街道办、村委还为他发放了蜂箱,提供技术指引,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累积,目前,李小良养殖的蜜蜂共有80箱,每年产蜜近5000斤,金灿灿的蜂蜜能带来近6万元收入,靠甜蜜事业脱了贫,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养蜂最重要的是不能贪心,要取舍有度,在蜂箱适当留一点蜜,让蜜蜂‘安居乐业’。”聊起养蜂经验,李小良打开了话匣子,每到冬天蜜源较少的时候,他还会约上三五“蜂友”,开车载着蜂箱前往揭阳、潮州、惠州等地,不辞劳苦地寻蜜源,勤劳地像个蜜蜂。“回想起以前,寻蜜源还要骑单车把蜂箱从村里载到城郊,道路泥泞经常不小心摔倒,被‘发脾气’的蜜蜂蜇得满脸都是包。现在村道平坦、销路不愁,日子幸福多了。”李小良笑着说,养蜂是一种有苦亦有乐的事业。
对于小康社会的理解,李小良思考后笑着说:“我心目中的小康生活,就是把养蜂当成长久的事业做下去,农忙之余还有能力去外面旅游,生活越过越甜蜜。”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