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丰良镇西厢村:昔日“城郊村”今朝“新商圈”
西厢村通过改造旧村址建设的商用公益综合中心。(钟小丰 摄)
●本报记者 林玉莹
“我们村的帮扶工作队成员全是博士、硕士,学历上可是最高配置。”在丰顺县丰良镇西厢村党群服务中心,见到记者一行,村委会主任吴洪海迫不及待介绍说,帮扶工作队进驻的五个年头里,村里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村民看得见也摸得着。
吴洪海口中的帮扶工作队来自省委党史研究室。自对口帮扶西厢村以来,工作队因地制宜盘活优势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昔日“城郊村”实现了美丽蝶变。
在西厢村党群服务中心一侧的商用公益综合中心,有两排共12间“骑楼式”的商铺,不少村民正在购物,很是热闹。吴洪海“触景生情”,向记者讲起了西厢村的往事。
西厢村是一个有3000人口的大村,毗邻丰良镇圩镇,村民以农村小商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但随着丰良镇城区的建设发展,西厢村作为城郊村却逐渐成了圩镇的“死角”。
“西厢村以前没有集体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但村委会旧址2000多平方米土地为集体所有。”吴洪海告诉记者,帮扶工作队经过走访调研发现,村委会旧址周边人口密集,商业活动频繁,店铺租赁需求大。
2017年,在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建设西厢村商用公益综合中心的“蓝图”绘就,但项目落地却面临着重重困难。“帮扶资金建商铺这一做法史无前例,不少村民抱有质疑态度,项目立项审批手续也繁琐。”吴洪海感慨道,西厢村为此召开了4场村民代表大会,项目才最终得到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可。“村民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动力。我们决定因地制宜改造旧村址,建设商业街,将项目作为帮扶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导产业。”吴洪海说。
2018年,西厢村商用公益综合中心顺利建成。两排共12间商铺通过平台竞标全部出租,每间店铺月租1000元左右,每年租金收入约15万元。“商铺和党群服务中心楼顶今年还建了光伏发电项目,将带来源源不断的‘阳光收入’。”省委党史研究室驻西厢村第一书记周晓辉说,目前商铺租金收益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今年每人获分红1000元,加上因户施策发展特色养殖增加收入,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至今年6月,西厢村63户18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摘帽。
如今,商用公益综合中心和丰良镇大坝开发区连为一体,西厢村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商圈,吸引了一批外出青年陆续返乡创业。商用公益综合中心的第一批租户吴瑞林就是其中之一。“我上世纪90年代就到广州发展,现在村里商业氛围也不错,就回来在商业街开了一家电脑配件店。”吴瑞林告诉记者,他回乡已有两年,相信生意一定能越做越大。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