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占用应急车道的“随手拍”多多益善
■ 张立美
国庆节长假第一天,河南李先生在回乡途中随手拍下361张违法照片,并上报给交管部门。当地交管部门回应,逐一筛选对比,已将36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违法信息输入了系统,并对36名车主进行处罚。
高速应急车道被称为“生命通道”,占用高速应急车道,不仅加剧道路拥堵,而且延误紧急救援,更是交通违法行为。
从法律角度说,对占用应急车道这种交通违法行为,人人都有权利拍照举报,热心市民“随手拍”占用应急车道有法可依。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新增了市民“随手拍”条款,“第二十三条 经查证属实,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违法行为照片或者视频等资料可以作为处罚的证据。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照片或者视频资料的审核录入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
治理占用高速应急车道现象,惩治占用高速应急车道违法行为,畅通“生命通道”,需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随手拍”,为交警部门执法提供违法线索、证据,对占用高速应急车道的“随手拍”多多益善。但交警部门不能一味依赖市民“随手拍”。毕竟愿意选择“随手拍”的市民终究是少数人,威慑力较小。而且,“随手怕”只是事后惩罚,而非事先制止,对及时打通“生命通道”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
事实上,畅通高速应急车道,关键是交警部门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提高执法水平,震慑广大车主、驾驶员。目前,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成熟,逐渐在执法领域应用,成为重要的执法工具。当高速车流量增多时,高速交警应当在第一时间出动无人机进行巡逻和违法抓拍。同时,交警部门通过无人机对广大车主、驾驶员进行广播喊话,提醒车辆不要占用应急车道、按规定车道行驶等,确保依法驾驶、文明驾驶。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