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梅城
◇李伟英
读梅城的旅游文化,首先要读梅城的历史文化。
梅城的旅游文化是在历史文化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历史悠久的梅江区,人杰地灵,诗画荟萃。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无数文人志士, 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和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中国美术教育的先驱林风眠,他们都是声名远扬的杰出代表人物。旅游资源被文而化之,化成人之气,民之俗,城之风。于是,“诗画梅江”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这座小城多姿多彩,韵味无穷,看不完,品不够,是笔者在梅江区工作一年以来的切身感受。
梅城的味在那穿城而过的清波中。梅江河是客家母亲河,见证了梅城的历史,梅江桥、嘉应大桥等数座桥梁架通南北,务实的执政者和勤劳的梅州人依托梅江河,投巨资按“百年一遇”的洪水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堤岸工程。游客可以坐着游船穿城而过,听山歌、看汉剧、品山茶、尝柚糖,远眺风格不一、各具特色的客家公园、东山书院、千佛塔等名胜古迹及客家民居,把两岸的秀美风光串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光粼粼、绿树依依、欢声笑语、桨声人影的江南水韵画卷。沉醉于如此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画面,犹如“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纵有万种忧愁在此刻也会随清清的绿水流淌而去。
梅城的味在那流光溢彩的夜色中。每每夜幕降临,那句“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的诗句就在夜海里显现出来。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霓虹灯,似瀑布,似飞虹,似星群,似蝶队,似浪花,似花丛,它们沿着楼阁或倾泻而下或攀沿腾升,它们以楼壁为舞台,有序地聚集又散开,流淌、舞动的七彩将楼宇勾画得典雅而又绮丽,人在街市里徜徉,宛若步入仙界。灯光一亮,黄金万两,更让人惊叹的是,梅江区正全力激活和点亮“夜间经济”的发展之光,这不仅刺激了市民消费,也为梅城增添了更多烟火气。
梅城的味在那琳琅满目的美食中。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往往不在高大上的酒店餐厅,而在接地气的大街小巷。当你来到仲元东路、油罗街、江边路等到处充斥着老城独特韵味的江北老街,自然就可以品尝到梅城老味道,金山牛杂、侯记炒粉、阿巫肉丸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值得重点推荐的还有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鸡”客家盐焗鸡和传承千年老酒文化的客家娘酒。梅城的美食真是举不胜举,遍步于怀旧建筑之下的客家小吃名店,萦绕着城市里的浓浓乡愁,也凝结着新老梅城人的深深情怀。品尝一道美食记住一个地方,就如美食家陈晓卿所说:“美食的记忆就像胎记一样,只有至亲知道它在哪里。”
淡观山水闲看月,只读诗书不念愁。在周末或者假期,你是否也想远离喧嚣的都市,让身体和心灵慢下来,和我一样陶醉在这样一个具有客家千年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呢?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