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咂生活的多重韵致
●钟芳
集名家名作与新人新篇于一炉的《此生须尽兴》(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9月出版),用17篇情真意切的散文,描摹出生活中诸多值得“尽兴”的丰富面向。全书共分“诗酒趁年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活着就要热气腾腾”三辑,品读这些文章,能让我们懂得如何生活,才算是真正活得尽兴。
首章肖复兴的《大栅栏咏叹调》,从北京大栅栏一条街上的“老字号”说开去,文中,肖复兴一一介绍了这些“老字号”创立的时间、经营的理念、服务的宗旨,并从它们身处新旧时代,跌宕起伏的命运遭逢里,潜心思考着当代人当以何种作为,让这些“老字号”走得更为行稳致远。为此,他吁求人们在关注其商业价值的同时,还要把每个店铺都当成民俗博物馆来看待。最终达到“让人们逛大栅栏,既买了东西,又长了学问,还带回家一种老北京民俗历史文化的气息。”
余华的《我想这就是人类的美德》,以古今中外众多名家迥异的创作路径为例,试图从他们摇曳多姿的创新求变中,去把握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以此激励人们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余华在分析了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李白、鲁迅等巨匠们的代表性作品后,提出了“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创见。并期望未来的文学家们,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人性人情方面,着力去表现人类的善良和纯洁。
而梁晓声的《父亲的荣与辱》,则用心用情塑造出一个一心为公、舍小家为大家的“父亲”形象。作为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梁晓声的父亲全身心地扑在自己热爱的建筑事业上。工作中,对于家人要他背一点工厂废弃的炉灰和铁锈,用来美化锅台、炕沿的要求,他每次都予以果断地拒绝。“刻板而固执”的父亲,看似有些不通情理,但却用他质朴的言行,彰显出对家国的诚挚之爱。梁晓声也用这些鲜活的事例,表达出用真情温暖世界,用道义和担当去构建尽兴生活的美好愿景。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