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明月 李白也寂寞
●廖华玲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好饮、豪放、浪漫,诗借酒性,酒壮诗情,一杯酒不知成就了多少千古名句。一醉解千愁,然而李白却是“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没有明月,李白也寂寞。
李白的明月,赋予的情感是那样热烈而深沉,色调是那样清新而明朗,形象是那样妩媚而动人。李白在笔下用朗月、皓月、薄月、素月、泛月、醉月等等诗意的词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理想化、性格化的月亮色彩。
在蜀中度过少年与青年时代的李白,有一个“月光宝盒”永远尘封在记忆中,打开它就会流淌出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会使我们每一个人的耳畔回响起在母亲膝下听到的那些有关月亮的古老而又优美的传说——那里有一位伐树不止的吴刚,有长袖善舞的仙女嫦娥,有捣药的玉兔,有芳香的桂花,还有把月亮当成烧饼偷偷吃掉的蟾蜍……
对巴山蜀水的秀丽风光,李白大概是不会忘记那一轮峨眉山月。他在《峨眉山月歌》中抒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此诗写于李白25岁出蜀壮游之时,沐浴着月色的清辉,他将初次踏上人生的征途。这一缕月光,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李白的仕途功名,以至到了老年,他都对峨眉山的明月眷恋如初:“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距离怎能阻隔李白的思念,身不能归去,就让心搭乘一丝月光穿回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代表李白心。对于自己所景仰的历史人物,李白皆以月亮为寄托情怀的对象:崇敬屈原,就说“屈平词赋悬日月”;缅怀谢安,便写“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在政治上失意时,李白向明月倾吐衷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当李白苦闷彷徨时,咏月就是一种排遣解脱:“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在李白所有的诗歌作品中,与明月有关的诗作占了很大部分,或许可以这样说:没有明月,李白也寂寞。幸甚,正因为有李白的明月诗,我们的中秋就多了一个历史文化符号。
中秋之夜,月色如诗,一缕缕皎洁的清辉洒满大地。月圆,团圆,此时此刻此景,不知你用李白的哪一首咏月诗歌去抒发心中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豪情……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