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朗读会
●张军霞
往年,每逢中秋佳节,我们一家四口,常常出门去旅游。今年的假期,我们不想再去看人挤人的风景了,正当我苦思冥想如何过节时,女儿指着电视机大声说:“董卿阿姨又出来了,快来看朗读者吧!”
说起来,我家女儿才四岁,却是董卿的小粉丝,最喜欢她主持的《朗读者》节目,还时常在家里模仿她说话的语气和动作呢。我不由灵机一动:不如就组织一次中秋朗读会吧!我的建议刚一提出,上中学的儿子立刻说:“创意不错啊,我建议咱们到郊外去读,最好带上烧烤炉,到时候再来一顿美味的大餐!”女儿也在旁边欢呼:“我要去,我要去!”老公看到我们如此兴奋,他也举双手表示赞同。
中秋那天,我们一家四口浩浩荡荡来到郊外的人工湖,选一处临近湖边的位置,铺上防潮垫,摆上各种水果和零食,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以高处的一处台阶当舞台,女儿第一个登台,她大字识不了几个,却一字一句地背诵起了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小弟弟,画月亮,画好月亮拍手唱;我的月亮红又红,好像太阳一个样!
调皮的儿子,配合妹妹的朗读,假扮小弟弟来“伴舞”,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女儿在收获了我们的掌声之后,赶快去享用美味的蛋挞了。轮到儿子登台了,他一脸严肃地站起来,朗诵的是老舍《四世同堂》中一段关于中秋的片断: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虽然刚上中学的他,正处于变声期,嗓音不是那么动人,读得却那么认真而动情。
接下来,轮到男主人出场,曾经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他,用标准的普通话开始了流畅的朗读:“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原来是大师季羡林在《月是故乡明》中的一段话。说起来,老公的家乡远在千里之外,他早年就离开老家四处漂泊,值此佳节之际,一定格外怀念故乡的月亮吧?
最后,我朗诵了一首席慕蓉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一场以月亮为主题的家庭朗读会,让全家人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个充满了书香的中秋节,多么值得回味……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