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喜:立足五华打造南方特色的 中医药产业化基地
导语
“许可赚钱,不做假药。” 这是广东康和药业有限公司、五华县源参泰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宗旨,更是公司董事长郑文喜恪守的信条和社会承诺。 从2012年踏入五华的土地,他深切感受到五华良好的政商环境,便立下了打造有南方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基地的目标。他诚信为本,用心经营。企业稳步发展,两年间便跻身县内明星企业行列。同时,他积极建言献策,促进了我县发展有特色的中医药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毅然抉择 入驻五华领航中医药产业一体化
郑文喜是普宁的客家人,自称“假学老古"。听他介绍,普宁市有个名闻遐迩的中国(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从事这行业的人很多,是青年人就业创业的首选。自己从学校毕业后便融入到这个大潮中,把全国各地的中药材销售到福建等地,一个月大概可卖出20大卡车,再把福建的地产药材买回普宁销售。从此在福建的中药界出了名,也挣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8开始,他在普宁办厂,转入中药饮片加工、生产、销售。到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五华,把普宁药厂的股份卖给别人,自己重新建设新厂。
“把原本在普宁的一切业务全部转移到五华县,受到五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用地、办证等方面都受到政府各部门的特别优待,所以一直心存感恩,时时想着要为五华多做点贡献",郑文喜这样说。于是,他第一期投资3000多万元,在县城工业区建起了颇有特色的生产厂房和生活大楼,购买全新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检测仪器,并高薪聘请高级专业人才,开设整洁的食堂、设施齐全的公寓住房,免费为员工提供食宿,营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今年受疫情影响,业务比去年减少一半以上,但公司坚持不裁员不减薪。他宁愿自己贴钱也要留住技术人才和普通工人。如今员工已经有60多人,个个都是安心工作,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为增加销售额,他谋划扩大生产范围。今年投入300多万元,新建药食同源生产车间,并在厂区用能当药的花、草、藤、木绿化花圃(百草园)、环厂铺水泥路,既美化了环境,又科普了中医药知识。
“许可赚钱,不做假药” ,郑文喜请书法家写成两个条幅,用红木镜框装裱挂在厂房正厅李时珍铜像两侧,让每个员工进门就能看到:赚钱是可以的,但坚决不做假药、劣药!这是多么朴实而响亮的企业精神和口号,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助农脱贫 种植中药大有可为
“本来中药饮片厂设在普宁才是最适合的。来到五华,制药人才馈乏,工人紧缺,物流落后,成本大大增加,竞争力就下降了,如果不是买老面子、靠老关系,根本没法和在主产地建饮片厂的同行竞争"。这是郑文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最为棘手的难题。
经过再三考虑,他在两年前开始谋划建设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必须在五华挑选一两个适合本地种植、养殖的品种,自己带头搞示范,然后引导、培养、推动周边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一起搞,把它做出规模和效益,让我们的产品在五华乃至全国扬名,做成我们的拳头产品来打开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某个品种,把主产地(地理标识)争取落地五华,成为我县的道地药材,我们就能掌握话语权和定价权”。
说干就干,郑文喜一边对接基地事宜,一边联系合作伙伴。一番努力下来,目前主要打造出两个基地。一是在龙村镇投资2000万元,占地36亩,成立五华县鸿祥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得到了番禺区扶贫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并推荐广药集团的奇星药业和潘高寿制药共同打造一个药用蛇类扶贫产业基地。
公司通过提供技术、育苗、饲料发放给农户,后期产品保价回收。主要产品有蛇胆、蛇毒、蛇蜕、蛇干、蛇鞭等,均可以作为药用。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以上。郑文喜表示:这个药用蛇类扶贫产业基地非常有扩展空间,接下来可以发动各镇、村有意向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选择适合养殖的地方作为分点,然后公司免费给农民提供培训养殖技术,还可让农民用学到的技术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而且要他们成为各分场的第一大股东。
位于转水镇益塘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样是公司的一大亮点。公司通过联合梅州潮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专业种植),发动村民同乡联合种植中药材有达6000多亩,主要种植具有药食同源的牛大力、余甘子、陈皮柑、巴戟天等。同时还与广东康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把牛大力、巴戟天等进行深加工,制成丸、散、冲剂、饮料、保健药酒等,把它们打造成五华县在全国叫得响的有特色的品牌产品。以后人们一说牛大力、巴戟天,马上就会想到五华县。
说起种殖牛大力,郑文喜如数家珍,管理好的话要四年后才能收成,看似时间长,但收益很大。它有很强的生长力,不怕干旱、不怕火烧、不怕台风、不怕霜冻、不怕虫害,更不会像种水果一样行情不好或收成季节到了没采收会烂掉。五年下来一株能挖二三十斤的根薯,根块越粗越值钱。鲜牛大力目前市场批发价每市斤17元左右,网上鲜品能卖30~50元之间,一亩山地可种植1000株。把牛大力作为主打产品,鲜品可煲汤,切片晒干用作中药饮片,磨粉冲水喝、打碎做成代用茶,还可用于制酒、饮料、含片等系列产品,多喝补肾,治风湿痹痛,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大量的人种植牛大力,我们就有质量和价格的可控性,就可以加强研究深加工,做出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做大做专做强。我们可以采取朱县长的指导,每年滚动种植,坚持下去,四年后就可以边挖边种,以后就年年有收成了。牛大力四年后随时可以去挖,不挖就让它继续长,价格不理想可等行情好了再采挖,保证种植牛大力不亏。郑文喜认为要做就做有可持续发展的牛大力种殖。如今,他联合梅州潮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牛大力到中秋前就开了漫山遍野的白花,甚是漂亮,说不准还会成为农旅或网红打卡地呢!他们目标在两三年内把种植面积扩大1万亩以上。
转水南药种植基地、龙村药用蛇类养殖基地打造成功后,农民就业致富就不难了。郑文喜感到信心满满。
回馈社会 五华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在五华这边得到了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我公司的发展倾注了关心和爱心,我理应回馈五华人民,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确实,郑文喜新厂从2015年奠基到2017年建成,期间都能深切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招商引资的重视,服务很到位。在2017年公司竣工剪彩时,郑文喜请了省内外及港澳400多位嘉宾,向他们推介五华招商引资,鼓励他们可以来五华投资兴业。
郑文喜来到五华后,积极参与电商、工商联、政协等组织,还当选为县工商联副主席、县政协常委、委员,他主动作为,积极履职,撰写提案。去年,郑文喜提出,希望政府派领导挂帅帮助企业发展打造南药产业园的建议,并作为重点提案,很快得到县政府回复,此项工作目前已经在推动中。
郑文喜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规划在五华建立“国医(药)馆”,形成两个拳头(种植、养殖基地),一个窗口(国医药馆)。专门聘请名老中医师、访寻发掘民间祖传专科医生,在各大网络平台集中推介宣传。集中医看病、中医推拿、按摩、针灸、中药膳食、中药房、健康产品大卖场、中医药展示与传播于一体。如今五华高铁正在建设中,一旦建成,省内外的患者都能乘高铁来我县寻医问药,感受我县的特色医疗,造福人民。
●信息来源:五华县政协文史委
图文:本报记者 丁文茂 陈利燕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