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而川
◆郑怡萍
生于农场,长于山脚的我,喜欢踏足于乡间小道,喜欢打卡于山间流水,喜欢流连于树木花丛。置身于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我看到了面朝地背对天插秧的农人,看到了在豆棚瓜架下闲聊的老人,看到了在一天疲劳工作之余在门前悠然抽烟的工人。这方土地,每株草木,每位乡亲,都给我温暖的感觉。她的美,是坚毅之美,是慈爱之美,是力量之美,是情怀之美。山川流水,像极了爹娘对我连绵的爱。人间岁月长,身边的人和景已给了我很多感动,何愁未来路彷徨迷茫。
山山而川
家住南台山脚下的我,每天眺望南台山的高度。晴天山体耸立,一石一树轮廓分明;雨天烟雨朦胧,不畏浮云遮望眼,被烟雾云层遮挡住的部分还有一丝“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凝视南台山时,父亲就坐在我对面。他给我的感觉像极了南台山,或许这么形容有些许夸大其词,但哪位父亲在儿女心中不是伟岸如山呢?年少时,父亲勇猛有力,咬紧牙根干重活,青筋根根凸起,汗水如雨挥洒,却从未听到他叫苦,更未见过他落泪。那时候,他在我心中,比山还要坚强还要雄伟。父亲虽沉默寡言,却用他最坚实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家中有三个儿女,父亲志于将自己变成一把弯弓,用尽毕生的力量将我们射出大山,让我们如川流般与大海相遇。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父亲掉眼泪应是前两年得知我正式入职的时候。听母亲说,那晚,父亲喝了几两小酒,独自在客厅待到凌晨。母亲起夜时看到他对着爷爷的遗像在不停擦拭,哭得像个小孩。我想,父亲是在告诉爷爷,爷爷临终前的嘱托他终于没有辜负。这么多年,父亲的不容易都在那一晚化成了泪水。
那晚,我才知道,再坚强的男人都有柔软的地方。这可不就像极了南台山,刚柔并济。父亲的爱,从来都是无声的,在岁月中连成绵延的山峰,如山般,圈着一方土地,守护世代子民,给我安然成长的空间,给我心安的力量。看着蹲在门口抽烟的沧桑背影,我不由眼圈泛红。
爸,以后换我守护这个家。
迢迢其泽
走过南台山路的都知道,山脚下林立的是松树;爬到过半山腰的也知道,山腰上也是翠绿的松树;登上山顶的更应该知道,山顶上还是高耸的松树。这些松树每天在晨光中展颜,在夕阳下招手,在黑夜里守护,像极了我的母亲,天微微亮便在菜园里捣鼓。母亲的菜园排布得很是讲究,一畦畦规划有致,就连土壤都是精挑细选的。菜园的土有些是母亲去泥塘里挖的烂泥而后晒干,有些是用灰烧过的膨松状的湿土。她说,只有土质合适了,菜才种得好。母亲的园子里有西红柿,有茄子,有南瓜,姜葱蒜,还有各式各样的青菜。在菜园里的一角还立着打了果子的树,有黄皮果树,橙子树,还有枇杷树。有时候觉得母亲像会变魔法的“小叮当”,想要吃什么都能从“任意门”里变出来。母亲还养了好多母鸡,有些是等待下蛋的宝贝,有些是招待客人用的美食佳肴。母亲经常说,我们要跟着太阳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阳的光照在母亲身上,母亲朝我笑了一下。“早饭在锅里,快去吃”。那一刻,人间值得。
每天下午散步是我的必备功课,从家出来,走到路上,看着路两旁的松树,夕阳的余晖将它们的身影映衬得格外柔和。掉了一地的松果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追逐呢?我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松树挂念的心从未缺席。瞧,它正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松果们,仿佛在看着孩子们玩捉迷藏。惊觉夕阳已落山,我步履匆匆赶回家,在前院便听见母亲呼唤我,“阿妹,快点回来吃饭啦”。望向刚刚走过的路,华灯初上,家家户户飘着饭香,心里被幸福感充盈着。
妈,我来了。
潺潺成镜
晚饭后散步,我喜欢带着小侄子走到网红点,看着孩童们在堤坝上戏水打闹。我也卷起裤管,下水跟小侄子一起感受久违儿时的快乐。记忆被拉回童年时,上小学时,我成绩不好,被母亲批评后,爷爷总带我去水库玩耍。流水潺潺,坝上奔流而泄的水颇有“谁持绿带水上舞”的柔美姿态。小时候我常把脚伸向水里晃荡,爷爷就站在一旁扶着。当我撩起水花溅向爷爷,他每每都是刮刮我的鼻子,乐呵呵道一声调皮鬼。爷爷还会骑自行车带我盘绕在奇峰叠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潆洄,青山浮水,风光旖旎,望着如画的景色,什么烦恼统统抛诸脑后。每一段景致,都在我脑中烙印,时至如今仍清晰深刻。爷爷一生善良勤恳,与世无争,为了工作奉献大半辈子。但一次意外,爷爷断了手指。而后的一段时间,生活艰难,日子辛苦。但爷爷天性乐观,他转行当起了酿酒的老师傅,凭借着好手艺,用农家米发酵,清泉水入酿,酒酿甘醇顺滑,被乡邻们称赞认可。
爷爷时常告诉我,人生没什么过不去的,过着过着就过去了,快乐是对自己的承诺。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每当有困扰时,我都会跟爷爷倾诉,他就像我的朋友,总能给我最窝心的鼓励和最安心的力量。我上初三时,爷爷去世了,死别的痛失感,我无法接受,很长一段时间都走不出来。高中到现在,每当生活学习上有过不去的坎,我总会想起爷爷的教诲,心中就像有一面明镜般,指引我继续向前。
爷爷,我已经坚强地长大,在远方的你看见了吗?
生生不息
“姑姑,那个是什么?”3岁的小侄子是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记得学心理学时,老师说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要抓住这个时期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宝宝,这个是大水车,你看它可以转啊转哦。”“姑姑,我要去看大水车。”望着不停转动的水车,看着侄子天真无邪的笑容,听着淙淙的流水声,思绪飘到我那刚毕业的学生身上。当了几年班主任,跟学生们朝夕相处,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可以说了如指掌。想起他们给我的毕业留言,有与我相约教师节回来看我的,有向我发起打羽毛球挑战的,有依依不舍坦露心声的,也有吐槽被我批评时感受的……无论是哪种情怀,我想都永生难忘。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种执着来自我的老师们。是我的老师们给我中肯的意见,给我知识的积淀,给我三观的指引,给我感动的力量。爷爷去世后,我无法承受,便转学来到了新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拮据的家境,是班主任给我买的冲刺卷,给我买的跑步钉鞋,给我买的牛奶,为我从头开始辅导,听我诉说心中悲伤,给我无尽鼓励和信心。正是这份温暖,让我从那时起便坚定信念,期待有一天我能成为别人前进路上的感动。教育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向另一朵云”。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小侄子,我都希望他们能像鸟飞过他们的山,而我,永远为他们护航。“宝宝,回家啦,姑姑给你讲故事。”
这片土地很美,美得不可方物,一花一草,一房一屋,一山一水,都是自然馈赠的宝藏。当然,美不胜收的还有一音一容,一貌一形,我们生命中无尽感动的陪伴者。很多人曾经迫不及待地想走出大山,如今,却如饥似渴地寻找过去。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更迭了往事,却留住我们坚守的心。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