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之一的亲情月饼
●张军霞
又到中秋节了,母亲拿出做月饼的模具,仔细擦了又擦。别看这东西不起眼,却是我家的历史文物。每年,母亲做月饼时,总会念叨着,买这套模子时,你姐姐还没出生呢。
提起姐姐,自然又会想起小妹,她们一个是边防军人的妻子,一个则远嫁深圳,只有我因为工作,留在了父母身边。每年中秋,别人家欢声笑语话团圆,我们家则分外冷清,拿出相册翻翻,童年时姐妹们朝夕相处的时光仿佛还在昨天。
那时候,日子虽拮据,母亲却不愿委屈了馋嘴的我们。每年中秋,她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加上水,反复揉,直到柔软如面筋。姐姐将黑色的芝麻,细细地碾碎。母亲又拿来白糖,和芝麻搅拌在一起,再把它们用面团包起来,放到月饼模子里,轻轻一压,一个个带着好看花纹的月饼就做成了。
这时,父亲往往已经将火烧旺了,把月饼放到锅里蒸的时候,我和妹妹坐在灶火前,目不转睛地盯着,贪婪地闻着那诱人的香味,盼着月饼快点出笼。
在等待的时候,母亲已经按照风俗,在院子里摆好了供奉月亮婆婆的桌子。供品有石榴、苹果,当然,唱主角的,还是月饼。好不容易等到拜完月亮,我们姐妹三个,会迫不及待地去拿一块月饼,咬上一口,感觉是那么香,那么甜,小小的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好像一眨眼的工夫,姐姐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然后是我,最后是小妹,当我们一个个披上婚纱,父母的眼神欣慰又伤感。
因为距离遥远,也因为忙碌,姐姐和妹妹好几年没回来过中秋节了。虽然日子好了,商场里的月饼各式各样,我们姐妹最喜欢的,还是母亲的手工月饼。也许,我们所留恋的,早已不仅是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一份怀旧的情怀吧。
今年,母亲照例早早地开始忙碌,做了许多的月饼,只是将月饼打包时,母亲极小心,把一个月饼切成了五份,于是,姐姐和妹妹的包裹里,都多了一块五分之一的月饼,剩下的,则是父亲、母亲和我,各分一块儿。
“中秋节那天,咱们每人吃一块月饼,也算是团圆了吧!”母亲的语气里,是淡淡的伤感。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在每个包裹里,都悄悄放了一张纸条:明年,咱们一起陪父母过中秋,好吗?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