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和群众同坐板凳 让文明成风化俗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0-09-24 11:22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482782_hgk_1600876800000@@18620@@

大埔县让红色基因融入广大干部群众的血脉,让老区苏区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大埔品牌”。

  前 言

  作为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大埔县从2020年1月16日召开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试点县)工作推进会议以来,围绕“传思想、传道德、传文化、传政策、传科技”“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网络”的实践内容,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发展、红色苏区奔康等工作,结合大埔实际,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连日来,梅州日报全媒体采风组多次赴大埔采访,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埔样式”进行深度解读,挖掘大埔全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新鲜经验。

  见闻篇

  用三色彰显大埔县

  新时代文明实践亮色

  讲好苏区“红色”故事

  “当时南委地下党的同志就是在这棵杨桃树上架设秘密天线,一次又一次地收发重要敌后抗日情报……”秋高气爽,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闲适静美,“杨桃树下微讲堂”正火热开讲,开讲的是66岁的“老百姓宣讲员”黄振庄,他正在南委旧址里和学生们讲述着“南委”往事。

  繁茂的杨桃树下,来自广德小学的20多位少先队员围着黄振庄,专注地听他讲红色故事,一缕阳光透进来,将屋内照得格外明亮。

  “这是孩子们首次以如此生动的形式去了解南委风云,讲故事的形式非常接地气,也能让孩子们更加喜欢,更加主动去了解过去。这个微讲堂能够让下一辈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情怀,感恩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广德小学校长林荣旋听完微讲堂后,连连称赞。

  以红色为抓手,如今,大埔县让红色基因融入广大干部群众的血脉,让老区苏区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大埔品牌”。

  在三河坝,大埔县开设“凉亭微讲堂·三河故事汇”,邀请“老同志宣讲员”和红军小学学生“红领巾宣讲员”老少同台,面向全县师生、全国游客讲述红色故事;在青溪镇、茶阳镇等镇结合当地所发生的红色历史进行相应的宣讲活动。

  激活生态“绿色”经济

  沿着旅游公路不断延伸,直至巍巍西岩山,这里游人如织,各色休闲“茶吧”让小山村格外火热,一片嫩绿的小茶叶,撑起了一个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过去要大家骑单车去卖茶,现在人家开着宝马车上门来买茶,目前西岩茶农年收入均达7万元以上,个别农户年收入更是达20万元……”在万亩茶园,“村书记宣讲员”、枫朗上山下村党支部书记魏新光担任站长,带头宣讲,向来往的游客聚焦分享一片小小绿叶如何撑起了一个致富大产业,实现“昔日踩单车卖茶,今朝开宝马买茶”的经验故事。

  “只有从战略上认识到对消费者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对于产品品牌的创新、实现自身品牌价值,创新渠道模式。”同日,在岽顶湖茶场,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法卫出任“茶老板宣讲员”,以接地气,好听、好记、好懂的形式,就茶品种、种植、采摘、管理等知识向茶农进行传授,对茶商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魏新光与赖法卫的生动宣讲,是大埔县以“绿色”为切入点, 紧扣“乡村振兴发展”、“老区脱贫奔康”这两个主题的缩影,用新思维、新视角创新方式方法,大埔县正实践一个个推动振兴发展的“春天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重点围绕广东省蜜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落户西河镇漳北村、枫朗镇上山下村茶产业提质以及大埔陶瓷文化之旅线路入选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路线等产业亮点,大埔县正动员科技工作者、产业带头人、志愿者通过开展讲座咨询、现场讲解、产品展览等形式,聚焦基层、突出需求,让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法律、政策、科技等内容真正贴近干部群众,真正实现宣讲惠民的工作目标。

  演绎人文“古色”魅力

  在百侯镇侯北村,有一座颇具客家特色的民居,名叫笙曹筱筑,三进院落二横屋,建于民国时期,为旅新加坡侨商萧笙曹所建,历经百年春秋,充满时光味道。

  如今,笙曹筱筑的提升改造,已成为大埔县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的一个亮点模板。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为契机,整合笙曹筱筑作为志愿者活动场所,向公众开放。

  日前,在笙曹筱筑中,趣味七巧板公益课堂、“点亮梦想——去太空开画展”公益活动、客家传统大锣鼓、暑期安全教育讲座等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科学知识、感受客家文化、描绘心中梦想。

  只要有活动,就能看到侯宝斋志愿者服务队员的身影。经费筹集、活动策划、后勤保障……他们是参与者,更是组织者。这支志愿队伍于2019年12月正式成立,现有队员200多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志愿活动已实现常态化进行,活动内容更多融入百侯故事,让老故事结合新时代,重新鲜活起来,活动场所更好地利用特色民居,让古民居焕发活力。”百侯镇党委委员邱建华说,接下来,百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综述篇

  “一二三六九”:根植大埔沃土 育出文明新花

  大埔县自召开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试点县)工作推进会议以来,全县以“借鉴经验,创新方法,做出特色”工作思路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局,突出“红色、绿色、古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依托五大服务平台,扎实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探索出“一二三六九”的活动样板路线。

  紧扣“一个主题”

  打通“最后一公里”

  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提出,要用最朴实、最亲切、群众一听就懂的语言向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宣传党的好政策。

  大埔县始终突出政治站位,将试点工作作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把新思想的学习实践放在第一位,真正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以灵活多样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县、镇、村三级,大埔县均设立完善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并配套完善了相关的 “软硬件”。

  记者获悉,至目前,大埔县已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各镇(场)设置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15个,行政村(社区)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257个,实现全县各镇(场)、各村(社区)全覆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初步探索出加强老区苏区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路径、新方式。

  聚焦“两个群体”

  对接“两个中心”

  何为“两个群体”,“两个中心”?即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聚焦基层干部和未成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和公共服务,以项目为载体,有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这“两个中心”实现互为体用,相得益彰。

  大埔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有机融合,聚焦基层党员和未成年人两大群体,引导带动更多人群参与志愿服务。

  一是发挥基层干部“主力军”作用。二是发挥未成年人“生力军”作用。目前,大埔县建起一支由县委书记担任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3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县直和镇(场)分队、村(社区)特色志愿服务小队,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整合在基层、下沉在基层、互动在基层。

  与此同时,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融媒体中心“两个中心”已实现宣传报道、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工作融合对接,全面推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传报道工作,促使文明新风吹遍埔邑大地,飞进“寻常百姓家”。

  彰显“三个特色”

  扭紧“三项抓手”

  巧妙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发展、红色苏区奔康”三项工作,大埔县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时重点突出特有的苏区“红色”、生态“绿色”、人文“古色”。

  在突出苏区“红色”方面。 大埔县以“红色”为主抓手,精准聚焦苏区老区的革命事件和革命遗址,突出地域“又红又赤”的特色,打造大埔自身品牌。

  在突出生态“绿色”方面。大埔县以“绿色”为切入点, 紧扣“乡村振兴发展”、“老区脱贫奔康”这两个主题,用新思维、新视角创新方式方法,实践一个个推动大埔振兴发展的“春天的故事”。

  在突出人文“古色”方面。大埔县充分利用埔邑深厚富集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开展“全域旅游”、名人故居开发利用、古村落保护活化、名胜古迹综合挖掘利用工作等开展了一大批宣讲、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做活文明实践活动融合文旅篇章。

  搭建“六大平台”

  坚持“六项推进”

  进入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呈现出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更好地推进基层理论宣讲深入开展,寻找解决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困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亟需进行探索和思考。

  为此,大埔县结合实际,创新搭建和发挥具有大埔特色的“六大平台”。这些平台分别是“红色爱国教育平台”“非遗文化传承平台”“中华小吃培训平台”“客家民居展示平台”“特色产业示范平台”“长寿康养休闲平台”。

  在发挥“六大平台”作用的基础上,大埔县坚持“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网络”等“六项推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埔邑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汇聚“9+N”力量

  推进“久久为功”

  为让全县志愿者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全面铺开,引导百姓身边的人讲百姓身边的故事,持续深入促进新时代文明新风吹拂红色苏区绿色土地。

  为进一步整理规范、充实完善“宣讲人才库”,大埔县创新打造了“9+N”的宣讲队伍模式。首先是组建由“老百姓宣讲员”“红领巾宣讲员”“茶老板宣讲员”“新柚农宣讲员”“艺术家宣讲员”“村书记宣讲员”“老同志宣讲员”“瓷二代宣讲员”“传承人宣讲员”等9类宣讲员构成的宣讲队伍。

  在以上9个特色宣讲员的基础上,大埔县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县委书记担任总队长,各镇场成立了5人以上的宣讲队伍和10人以上的志愿服务队伍,28个“五大实践平台”相关责任单位成立了行业志愿服务分队;15个镇(场)级成立由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镇级宣讲分队;以及由行业单位牵头,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成立培育N支特色宣讲队伍。

  亮点篇

  五个“一”提纲 百姓宣讲提神

  目前,大埔县正围绕五个“一”打造大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个“一”分别是一个集中展示、一本活动集萃、一套经验介绍、一批报道成果、一条精品路线。

  新时代文明实践既要“做得好”也要“讲得好”,以一条精品路线为例,大埔县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形成一条文明实践示范线,即以“一线多点”的空间布局,串联县、镇、村三级有特色、有亮点的实践点,形成一条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可学可看的新时代文明体验精品线。

  黄振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埔角村村民,也是南委先辈黄维礼的侄子。

  在南委旧址保护提升后,66岁的黄振庄就开始为游客进行义务讲解。为了让宣讲内容更加生动,贴近群众,黄振庄通过多方渠道收集南委期间军民一心的典型事例,挖掘出了冒着中枪的危险,拿着扁担追赶敌人,以及村民自愿给党员的孩子当奶娘等生动的故事。

  几年来,他的讲解打动了无数游客。“听着振庄伯的讲解,就像是自己身处南委时期一样,拿着刀枪掩护共产党人。”从潮州来大埔角村的游客王子华说,“听完讲解,我才知道大埔不仅自然风光美,大埔的革命故事、抗战英雄更美。”

  对于南委的记忆,黄振庄说自己会一直讲下去,直到讲不动为止。

  采访统筹:李锦让

  文字:刘润涛

  刘招迎

  罗文燕

责任编辑: 罗伟新

>> 精彩图文

  • 学习笃行|深化垃圾分类 提升城市文明
  • 赴圩节重启!周六,咱们一起去雁洋赴圩可好?
  • 陈建青主持召开市政协党组(扩大)会和主席会议
  • 吴晓晖到梅县区督导检查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
  • 全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展开展,梅州展区以围龙屋造型亮相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31425029例
  • “中国红”尽染怡景豪园!为祖国庆生,美!
  •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约翰逊推"脱欧"新法案争议不断 欧盟吁"快停手"
  • 美国密苏里州州长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 蕉岭县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启动
  • 市民政局负责人:梅州正试点“长者饭堂”助餐服务
  • 英国为英欧未来关系谈判留余地
  • 日本新首相欲加速推进政务数字化
  •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 张爱军到梅州高新区调研时强调:用心服务全力推动 确保项目如期投产
  • 中印两军举行第六轮军长级会谈 双方同意停止 向一线增加兵力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领导人联大涉华讲话发表谈话:谎言代替不了真相
  • 山东构筑“防火墙”,劝阻82.5万人免受“电诈”
  • 我国成功研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重要部件
  • 嘉应学院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梅县区举行“保居民就业促苏区发展”招聘会
  • 市文化馆第十一届山歌幼苗培训班开班
  • 梅州市国资国企系统党务工作者50多人集训
  • 民生沟通|新年度城乡居民医保要缴交多少钱?
  • 民生沟通|中职生能否报名参加高考?
  • 中秋国庆假期,梅州火车站加开穗梅临客!时间班次戳这里
  • 乱摆卖、垃圾随处丢...梅城福龙苑小区周边占道经营严重
  • 民生沟通|想收养亲戚孩子 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 注意!梅州在售的这种散装月饼,抽检不合格!
  • 民生沟通|糖尿病患者看门诊有相关报销政策吗?
  • 管道被挖破致燃气泄漏 事发梅县区新县城新钱街
  • 前8月我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 广发视点
  • 我国金融双向开放再进一步 QDII额度再次发放
  • 我国植物肉食品加快向市场渗透
  • 3000多项创新成果亮相创交会
  • 8月份国企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
  • 全国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超过10万个
  • 大埔县:和群众同坐板凳 让文明成风化俗
  • 金山圩日项目布展招标公告
  • 春华秋实硕果丰 共绘梅州新画卷!梅州各地举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
  • 优秀!梅州两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终期验收
  • 第四届梅州市文明家庭揭晓,有你的邻居吗?
  • 梁某章涉黑恶案件终审判决!主犯被判25年
  • 第128届广交会10月举办 梅州87家企业257个展位线上参展
  • 陈敏主持召开“寿乡水”品牌推进工作汇报会:擦亮“寿乡水”品牌 打造湾区“水缸子”
  • 三项“十佳”获奖者出尽“丰”头!兴宁举行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 张爱军到丰顺县督导检查工作: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 兴宁市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见闻:悦动齐昌大地 共贺五谷丰登
  • 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分别编制足球发展十年规划 助推梅州足球改革创新发展
  • “鸽”肥“柚”惑“米”香~兴宁这样打造“好宝贝”,迈向致富路!
  • 2020女超联赛第二阶段赛程出炉 梅州五华首战对阵浙江杭州
  • 4.声乐:《我们在一起》(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
  • 21.童谣歌舞:《祖国需要你》(五华县示范幼儿园)
  • 20.童谣传唱:打铜锣(五华县第一小学)
  • 19.表演唱:《我可爱的家乡》(平远县八尺镇中心小学)
  • 18.表演唱:《做粄粄》(平远县石正中心小学)
  • 17.歌舞:《中秋灯笼谣》(平远县第一小学)
  • 16.说唱快板:《涯丰顺 系骄傲》(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 15.童谣舞蹈:《阿古伯》(丰顺县汤坑镇第二中心小学)
  • 14.表演唱:《国泰民安乐淘淘》(大埔县田家炳小学)
  • 13.表演唱:《争做祖国的太阳花》(大埔县大埔小学)
  • 12.表演唱:《算盘子 敬英雄》(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
  • 11.表演唱:《幸福客乡人》(蕉岭县友邦小学)
  • 10.竹板山歌:《实小学子爱寿乡》(蕉岭县实验小学)
  • 9.舞蹈:《涯系缺牙耙》(蕉岭县桂岭学校)
  • 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
  • 8.表演唱:《争做五句板接班人》(蕉岭县城东学校)
  • 7.表演唱:《一切会更好》(兴宁市第一小学)
  • 6.大合唱:《中国大英雄》(兴宁市刁坊学校)
  • 5.马灯舞:《歌唱祖国母亲》(兴宁市大坪中心小学)
  • 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
  • 梅龙高铁何公塘隧道进洞 预计2022年底前实现贯通
  • 大埔举办退役军人招聘会 18家企业提供400多个岗位
  • 参与垃圾分类共创文明城市!梅县区进居民小区举行公益活动
  • 梅州2020年残疾人家电清洗技能培训班开班
  • 梅县区法院与中国邮政梅州分公司合作 实现法律文书送达集约一体化
  • 争鸣丨“的哥”有文身,你介意吗?
  • 为文旅复苏按下“快进键”
  • 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发展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回应一系列社会关注热点问题
  • 广发视点
  • 农行梅州分行助力梅江区农业发展 为农企和农户授信20亿元
  • 1000万元“金柚贷”支持梅州柚发展!客商银行深度融合农业和金融资源
  • 科创板首批ETF正式发行
  • 北京5G用户超过500万户
  • 8月发行债券约6万亿元
  • 台湾8月外销大陆订单增21%
  • 消费扶贫月启动,“买买买”如何既赢实惠又助扶贫?
  • 轻工行业将加快推进互联网营销
  • 灯下故事
  • 范耀文诗词选
  • 古国华词选
  • 红曲鸡蛋汤
  • 醉清风
  • 梅县区公安分局:织密“五张网” 事故“三下降”
  • 丰顺大龙华派出所:用心守护一方和谐安定
  • 丰收时节好“警”色!梅州公安全力做好安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