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年前动物精子现身 将相关化石记录时间前推约5000万年
据新华社南京9月17日电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德、英三国古生物学者最近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早期动物的精子。这是迄今人类发现的最早的动物精子,将相关化石记录时间前推了约5000万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6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上。
此次发现的远古动物精子来自一类水生甲壳动物:介形虫。这类动物体型微小,体长通常只有约1毫米,但它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池塘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介形虫种群生存能力特别强大,从4.5亿年前一直延续至今。它们在地层中留下丰富的化石,成为科学家研究古环境和古生物演化的重要依据。
在本研究里,科研团队在一枚白垩纪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了介形虫的精子。这枚琥珀化石重0.676克,其中保存了39个介形虫标本。研究者在其中发现了多枚介形虫精子,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将相关化石记录的时间前推了大约5000万年。
进一步分析比对显示,远古和现代介形虫精子的形态十分相似,其长度可达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以上,大约相当于现代人类精子长度的4倍。这说明,1亿年前的介形虫已经能和现在的后代一样,产生巨型精子,并进行有性生殖行为。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