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的阳光最灿烂
◆钟祥荣
平远县地处粤东梅州市。踏上平远的土地,在和煦阳光照射下,如诗如画的平远山水展现在我们面前,或淡雅或浓墨或空灵或饱满,处处拨动你的心弦,充盈着内心,总有几缕最强音符,教人久久无法忘怀。
好大一尊佛
5月10日下午,乘车进入石龙寨国家森林公园南台山,园内青山延绵,翠鸟鸣叫,树木茂盛,风光绚丽。穿行其中,原生态景观令人心旷神怡。
拾级而上,五步一画,十步一景,转过山坳,豁然开朗,脚下一片开阔地。顺着导游指的方向看过去,众人“哇”地一声齐叫起来:远处山峦起伏处,一尊大佛卧在其中,若隐若现,大佛以山为头、身、足,神态自然,安卧其中。这时阴云散去,几缕落日霞光从远处泛来,大佛浑身犹如镀上了万丈金光。我们惊叹于大佛的壮观与宏伟,从头至足来个全方位扫描,发现这是一座绿意盎然的大佛,全身长满生机勃勃的树木。大自然真是神奇,堆土为山,堆山成佛,这佛头在广东,足在福建,横亘两省山川5公里之长,真正的世界第一天然卧佛。
好大一只手
只手可以遮天吗?答案是肯定的,走进平远县五指石景区,你可以见到这一天下奇观。
五指石地处差干镇,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之地,丹霞地貌跃然呈现,手握三省。五指石其实不只有五只手指,还有六指、七指、八指,群岩高耸,竞相伸展,直插蓝天,构筑成一幅壮美画卷。或许一亿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地壳运动和地质变迁,才成就了如今的丹霞地貌。
沿着新打造的栈道盘山而上,蜿蜒曲折。贴着赤红的岩石一路走,只见岩石之上绿树丛丛,藤蔓勾连,还有神奇而罕见的还魂草、野石藤生长其间。这些大山的精灵,是不可多得的原始药材,可以治疗疾病,养身健体。
山谷幽静,几声喧哗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岩石上方流水潺潺,洒落在头顶上,清凉透心。栈道悬空而建,人行其上,原来仰视的景观变成了俯瞰。我们与山平行,与山共呼吸,在五指间穿行,在半空中走了约三公里,终于回到了原点。
下山以后,船行相思河上,两岸丛林密布,翠鸟鸣叫,河水浩浩,船家小妹谢远香高唱一曲山歌,道尽昔日松溪古道繁华。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驿道在大山之中蜿蜒,石阶中古道上留下南来北往客商穿行的斑斑足迹。“盐米之路”一线通三省,在我看来,那分明是一条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交融汇合的沟通渠道,昔日的对接交融至今仍在平远与周边地区持续进行之中。
平远之手硕大,可以窥见当地人的雄心。
相思河水深广,可以透见当地人的胸襟。
好红一面旗
平远是原中央苏区县,与中国革命有极深的渊源,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9年11月,朱德军长带领红四军进入平远八尺镇,攻占老县城仁居,后返回福建活动;1930年5月,红四军1纵队在林彪的带领下,兵分两路进入平远,后返回福建活动。差干镇松溪古道、八尺镇角坑村梅州岃古驿道上留下了红军进粤的坚定步伐,红四军在平远活动期间,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留下了不息的革命火种。
毛泽东在撰写《寻乌调查》一文中,通篇先后20多处提及平远实例,为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深入实施土地改革,壮大革命力量提供了依据,指明了中国革命发展方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平远的红旗很红,事实证明,平远人民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拥戴是坚定的,骨子里革命的基因,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昔日仁居老街上,红军当年留下的红色标语在70年后还历久弥新。朱德、陈毅、朱云卿、林彪、罗荣桓、粟裕、萧克、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平远活动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平远人奋勇向前,为建设美丽家园而努力。
平远的红旗很红,因为它凝聚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血。
平远的红旗很红,因为它指引着未来乡村发展的方向。
好浓一壶酒
平远出好酒,客家先民掌握了酿酒技术的要领,酿出美酒。来一壶浓烈的南台美酒,醉在身香在心,不上头却上心。
好山好水出好酒。优美的生态环境生产出优质的美酒,好水、好米加上传统的古法酿造好工艺,南台美酒长盛不衰,畅销海内外,成为迎来送往招待宾朋的首选用酒。
浓烈的南台酒代表了平远人的热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杯美酒代表一份心意,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平远人的热情尽在杯中美酒。醉意蒙蒙,平远的山水幻化为一卷卷画作,焦墨勾勒成岩,绿颜点缀成山,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
八尺镇原名叫“九乡”(酒香),是个大酒窝,稻穗低垂,粮米丰收,上百家酒业厂家蒸米酿酒,禾米香酒业、大客丰酒业、八珍娘酒业、好八方酒业、渊源客家酒业开足马力,最终脱颖而出,走出八尺,走出平远,走向全国。客家米酒、娘酒香飘四海,或许当年平远第一位开科进士韩元勋、明末清初人称“刀笔”的进士吴立华、清朝嘉庆年间进士肖汉申、清朝光绪年间进士萧观拔等一拨进士们,就是喝过八尺米酒后,豪情满腹,磨墨铺纸,执笔而书,最终留下高雅的诗词歌赋,给八尺平添浓郁的文化韵味。
好浓的一壶酒,平远人脸上有个酒窝,笑意盈盈,乐观面对一切困难。
好浓的一壶酒,七尺男儿喝八尺美酒,豪情满天,奋进的步履更加坚毅持重。
好美一座城
早上漫步平远街头,在早餐店吃过一碗美味的腌面,转入沿河路,走至人民广场。两岸绿树成荫,翠鸟鸣叫,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打着太极拳,动作舒展,节奏舒缓,安逸闲暇,白衣飘飘。
行至平远南路、平远大道,各色美食店、特产店整洁有序,转过城南中学,一座座崭新建筑、一片片雅致生活区展现在眼前。这是平远大手笔打造的城南新区,弥补了老城区发展空间不足的缺陷,拉大了平远县城的框架。
走马观花,且不说平远公园的优美,且不说石龙寨的幽静,在我印象之中,平远县城是如一名意气风发的小伙,身穿新潮服装,昂首挺胸,眉清目秀,朝气蓬勃地走在大路上。
平远尚淡,总在为自己装扮;平远不远,总有一份情愫萦绕在心头,时不时勾起美好的回忆。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