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梅畲村:古村焕发新魅力 农民吃上旅游饭
●本报记者 傅思林
特约记者 朱双玲 朱维佳
论地利,梅畲村并无优势。自平远县城出发,沿着蜿蜒山路,车行1小时才能抵达。
论人气,梅畲村却远近闻名。美丽乡村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一年引客5万人。
今年9月,佳音从北京传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平远县梅畲村榜上有名。小小山村缘何广受青睐?近年来,梅畲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统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古建筑保护修复等项目,着力打造具有三产融合、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田园综合体,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盘活资源 留住乡愁味道
9月伊始,记者探访梅畲村,群山围裹,几排青砖黛瓦的民居点缀其间,古色古香;正是稻谷熟时,秋风掠过金穗飘香的古梯田,漫山铺金。迎面赶来的梅畲村党支部书记刘洪说,梅畲能吸引游客和群众,主要得益于古村落资源的盘活和保护。
泗水镇梅畲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却也位于平远县最偏的一隅。过去,全村有75%人口外流。“三年前,梅畲的面貌远不如今。不少古建筑、农田失管,全村空守2000多亩耕地,却换不来经济。闲置的房屋土地、生态资源、文化底蕴都变成‘死’资产。”刘洪说。
2017年,当地政府引进广东鸿艺集团,和梅畲村开展资源共建共管共享合作。梅畲村将整村承包地以及房屋、旱地、山林等集约流转,配套民俗古村落保护修缮等项目,打造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客天下平远梅畲田园综合体”。
“上半年种油菜花,下半年种水稻,吸引不少游客,美观又有收益。”龙颈梯田上,农旅公司耕作队队员刘远芳介绍着一年的耕作情况,喜笑颜开。昔日,这座传闻有千年历史的古梯田,养活了一代又一代梅畲人,多年前却因为劳动力流失而大面积撂荒,杂草丛生。转眼今朝,梅畲田园经设计规划,打造的油菜花田、十里荷花成为游客津津乐道的一景。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战鼓擂响。梅畲村抢抓契机争潮头,一年内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完成99%,并采用“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古村原貌。 “在外立面改造中,我们没有使用千篇一律的蓝瓦新墙,而是因地制宜,统一采用百子瓦、白砖墙标准,并对河溪、主体完好的古屋及古驿道进行修复,尽可能保留古村落的乡愁美景。”刘洪说。
如今,走逛焕然一新的梅畲古村,改造后的民居白墙灰瓦、围龙结构依旧,不少特色民居还纷纷化身美丽庭院、特色民宿、农家乐等,处处透露古朴自然之美,乡愁浓郁。
重归热闹 村民钱袋鼓了
上午十时,饭点未到,梅畲村各家农家乐却提前“聒噪”起来。后厨,沈春兰忙着将案板上的当地特色美食黄粄切片,身旁更有红烧肉、猪脚肉等惹人垂涎……今日不是周末,也备那么多食材?见记者的疑惑,她笑答,“这些怕还不够呢,转过11点,外面十几张桌就座无虚席了!”
沈春兰种了30多年地,是梅畲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如今的她更满意自己的新职业——农家乐“山沟沟的粉”主厨。2017年,她将自家2亩地流转出去后,便就近在农旅公司的农家乐务工,把自家田里的新鲜蔬菜又送上饭桌,吃上旅游饭,挣鼓了钱袋子。
洗脚上田变厨师,收入更好吗?沈春兰点点头,原先单户种田风险大、收益小,一年挣不过五千元,现在耕地归农旅公司聘请的耕作队种植,逐渐规模化、专业化,打造的美丽的田园景观引客无数,更为她带来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我现在靠做厨的工资、农旅公司的产业分红,年收入3万多元。去年,还在县城添了新房。”
热闹起来的,还有田园客栈、归园田居、文春山居等特色民宿。“我们一家人是趁着暑假,带孩子远道而来,想着最好住一晚。没想到,山沟里还有这样精致的民宿。”走进古民居改造的文春山居,围龙屋与现代设计的典雅融合吸引着来客的目光,江西游客王先生连连称赞。据管理员介绍,客栈和民宿共有22间,另有别墅2幢,价格260至680元一晚,周末经常“爆满”。
“如今,梅畲村最大的改变,就是村庄重新热闹了,乡亲们钱袋子鼓了。”梅畲村民理事会会长、梅畲农旅公司总经理刘育杰告诉记者,目前农旅公司聘用了近100名村民成为员工,其中返乡人员23名,员工月均收入约3000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8000元提高到近3万元。眼下,全村常住人口400多人,超过四分之一吃上“旅游饭”。
闯出新路 实现农村“六变”
在游客服务中心的乡村振兴课堂,图文并茂地记录着梅畲村用三年时间,一改贫穷落后的旧貌,蝶变美丽乡村的历程:从村民领上鲜红的《股权证》,到农耕队开荒复垦,再到游人体验捕鱼摘菜的笑颜……
刘育杰说,这一切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与广东鸿艺集团对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积极探索,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首次在新农村建设中融入企业运营的智慧和理念。据了解,“三位一体”即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突出的是 “企业运营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平远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应运而生,梅畲农旅公司由全体村民共同持股75%,客天下公司持股25%。“在农旅公司里,客天下仅占少量股份,更多是引入团队统筹利用集约土地,实施指导、规划和设计。公司99%员工为当地村民。”刘育杰介绍说。
在党建引领、企业运营和村民共治的三重推力下,梅畲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全村2000多亩土地集约盘活,农业产业日益壮大,农民收入显著提高,3年来为全体村民带来200余万元分红收益。”刘洪说,梅畲已实现村民变股东、农民变员工、农村变景区、田园变乐园、农业变实业、一产变三产的“六个转变”,朝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稳步前行。
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十大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梅畲村获得一项又一项“新头衔”。2019年,梅畲村还在CCTV-17《我的美丽乡村》中向全国观众亮相,进一步擦亮了平远梅畲美丽乡村品牌。
“未来,梅畲村将依托全国旅游重点村项目支持,继续实现文旅资源融合,注重梅畲古村落‘崇文重教’‘健康长寿’等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转化发展,打造乡村民宿、观光度假、农事体验、乡土美食、文创产品等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精品,带富更多村民。”刘洪说。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