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理解 多一分美丽
人,靠着穿衣打扮能大变样,其实城市也是如此。近年来,梅江区对一砖一瓦、一街一墙,进行微整或全面改造,不仅让老旧的建筑得以重新焕发活力,也更好地展示了“诗画梅江”之美。
交通路网的完善,市容市貌的变好、居住环境的改善、社区公园的增多……包括近期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目的是让环境变得更好,这些都是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回应。城市更新变化,是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是梅江区高品质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城市更新、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继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走因地制宜科学化路线。在这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难题,如在社区“微改造”过程中,有些村民不肯拆除违建物;又如很多市民反对垃圾分类,嫌其又麻烦又琐碎等等。所以,我们也常说,“众口难调,基层工作不容易做。”
“美好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面对难点堵点,要在工作机制和改造方式上不断创新,不断打破传统经验,因地制宜出新招、出实招。要让群众更好地认识到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做好基层工作。要让群众从观念认同到自觉行动,从理解到支持到主动参与。要先内化于心,才能够外化于行。
同时,作为群众,作为城市的主人翁,我们也要对这些工作多一份理解宽容,创造出文明和谐的社会倍增效应。像拆除违建物、进行垃圾分类等这样的事情,最开始是触犯了自身利益,或者很繁琐,但是从长远来看,每一次改变,每一步前行,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城市多一分美丽,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
只有了解才能懂得。我们也要认识到,对于一些改变,群众不理解,是因为不了解。也只有加大宣传,让群众看到、了解到每一项变化的用意,每一项改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才能让群众多点包容和体谅,对自己正在享受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也会多一份理解。惟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建设“诗画梅江”。(荣玫)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