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东山派出所刘福梅:用心排忧解难 促进民族团结
刘福梅(左一)和阿卜杜凯尤木·热合曼(左三)一家因为工作相识,已亲如家人。(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丘佳溢
“从今以后我有两个爸爸啦,一个是你,一个是刘所长。”入学第一天,就读于梅江区人民小学的新疆少年阿卜杜凯尤木·热合曼这样对他的父亲说。阿卜杜凯尤木·热合曼口中的刘所长是市公安局梅江分局东山派出所副所长刘福梅。近日,刘福梅被推荐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19年7月初,当刘福梅得知阿卜杜凯尤木·热合曼希望跟随父母来梅上学,当他们一家子因语言不通等问题一筹莫展时,刘福梅立即联系梅江区委统战部、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协助他们收集相关资料、对接学校、办理转学手续,帮助阿卜杜凯尤木·热合曼顺利转学。因担心孩子不适应新学校,刘福梅还主动加了人民小学校长、老师的微信,拜托老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和他联系。
这是10多年来,刘福梅用心服务在梅少数民族同胞的一个缩影。从2007年开始,刘福梅所管辖的社区就聚居着许多来梅经商的少数民族同胞,如何加强社区管理,维护民族团结是刘福梅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多次致电有关部门请教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经常到少数民族同胞聚居的地方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调解他们与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有一次,在走访过程中,刘福梅了解到,少数民族籍孩子来梅后并未接种疫苗,他立即联系当地防疫站,忙前忙后为孩子们办理预防接种手续,成功帮助7名少数民族籍孩子接种上了疫苗。
用真情换得信任,以服务促进管理。如今,刘福梅和在梅少数民族同胞建立起超越工作关系的信任,“有事就找刘所长”成了大家的共识。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刘福梅还联合居委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三人工作小组”,多次深入社区,为少数民族同胞发放口罩、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协助他们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在刘福梅的带动下,少数民族同胞也积极融入梅州民族团结大家庭中。2018年5月,我市血库发出“熊猫血告急”的求助,得知情况后,多名“熊猫血”少数民族同胞主动联系刘福梅,请求他带领大家赶往血站献血救人。截至目前,先后有16名少数民族同胞主动向梅州市红十字血站献血。
作为一名民警,刘福梅十年如一日服务社区居民,尽己所能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在梅安居乐业,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