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执行法官为双方当事人建微信群协调沟通
本报讯 (记者王丽莉 通讯员刘翠红)近日,记者从平远法院了解到,该法院执行局法官运用微信群互动方式成功执结了一宗离婚纠纷案件。
据了解,申请执行人姚某某与被申请执行人戴某某于2000年认识,2005年领取结婚证,婚后两人领养一女儿。后因感情不和,两人于2012年开始分居。2019年7月,戴某某向平远法院起诉请求判决离婚。案经法官调解,双方达成协议,两人自愿离婚,女儿由姚某某抚养,戴某某给予被告姚某某一次性的经济补偿金人民币100000元(含女儿的抚养费)。
结案后被执行人戴某某并没有按照生效民事调解书履行其义务,申请执行人姚某某遂于2019年10月8日向平远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除了冻结扣划了戴某某的8132.54元外,并没有发现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物,执行法官多次联系戴某某未果,且其本身身处云南,姚某某亦无法提供戴某某的准确下落,案件进展困难。后经执行法官长期坚持拨打被执行人的电话,终于与戴某某取得了联系。戴某某表示自己并非不愿意付款,只是碰到一些原因无法按时履行义务,故对于姚某某申请强制执行的行为表示极其愤怒,甚至打算破罐子破摔,对于失信、限制高消费等措施也无动于衷。
执行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得戴某某放下内心成见,愿意达成和解。因为疫情原因,且戴某某远在外地,执行法官便通过手机和双方当事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和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最终达成执行和解协议: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戴某某每月向姚某某支付1000元;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戴某某每月向姚某某支付1500元;2022年5月开始,戴某某每月向姚某某支付2500元,直至经济补偿金全部清偿完毕。至此,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