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丨一颗土鸭蛋的变身之旅
●本报记者 林翔/图 赖锋/文
“老张,我们又来收鸭蛋了。”
每天午后,梅州市桃花缘文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蓝文杰都会驾驶货车来到五华县潭下镇南华村,走进张国东的蛋鸭养殖场收购鸭蛋。
在潭下镇大玉村的蛋鸭养殖基地,工人正在给蛋鸭投喂饲料。
而在潭下镇大玉村与百安村交界处的“桃花缘”鸭蛋加工厂内,一只只刚从养殖基地及农户手中收购的鸭蛋,经由工人们的巧手在流水生产车间“走”一趟,就升级成了鲜香可口的皮蛋、生咸蛋、熟咸蛋、咸蛋黄等,使产品的附加值和多样性得以进一步提升。
张国东将鸭蛋装进筐里,准备运往鸭蛋加工厂。
在生产车间“走”一趟,也并非每颗鸭蛋都有这样的资格。“桃花缘”鸭蛋加工厂厂长张明告诉记者,采集来的每颗鸭蛋都是要层层筛选的,它们只有经过流水线,初步筛选、分级,才能进入各种生产加工环节。“除了品相要完好,鸭蛋质量也要控制在60至75克之间,而在这之间又还要继续细化分类分级。”张明说,挑剩的鸭蛋,都会被统一加工成咸蛋黄,确保达到最大利用率。
为了不辜负这些珍贵的鸭蛋,就必须在加工过程和质量管控等环节下足功夫。据介绍,鸭蛋挑选好后,制作皮蛋、生咸蛋时需经过清洗、腌制、再清洗、包装、成品等流程;熟咸蛋制作要在这些流程的基础上,增加煮熟、灭菌等环节;咸蛋黄则需要增加烘烤环节。“我们选用无污染的材料,再加上独家配料腌制,从而保证蛋制品品质。”张明说,按照他们的工艺标准,皮蛋需要腌制约70天,咸蛋约20天,腌制时长均比市面上的同类普通产品有所延长,为的就是保证质量和口感。“说到底,好味道都是来自时间的积累。”说话间,张明不停掀开巨大的腌制桶盖,仔细检查鸭蛋腌制情况,进行腌料的增补。
刚被运到加工厂的鸭蛋“走上”流水线,接受筛选分级。
裂纹蛋检查装置可以自动检出“问题蛋”。
经过筛选的鸭蛋被装入巨大的腌制桶中,等待清洗、腌制。
在厂房另一边,各种蛋制品下线后,工人们还是不厌其烦地查看每一筐鸭蛋,仔细抽样检测试吃,品相和质量不佳的被坚决挑除,争取完美出厂。“一步步下来,鸭蛋的淘汰率至少有三成。”蓝文杰说,最终产品凭借较好的品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远销珠三角、东北甚至出口海外,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让他干劲愈足。
工人仔细查看经过腌制的鸭蛋,品相和质量不佳的会被挑除。
腌制完成的鸭蛋从桶里捞起,准备进入下一个流水线。
流水线的尽头,成功变身的咸鸭蛋被逐一包装好远销各地。
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桃花缘公司还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的行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潭下镇副镇长吴恺平介绍说,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当地已有83人实现直接就业,并以“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带动32户农户加入了养鸭行列,其中大多数为贫困户。“我们公司还针对贫困户采取了帮扶措施,像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鸭蛋收购价跌到了3.5元一斤,但我们仍然按照4.5元的保底价向合作贫困户收购,增强他们的养殖信心。”蓝文杰说,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免费发放鸭苗、饲料等方式,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事业,帮助他们均达到了脱贫标准。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