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熔铸诗中
●古朝榜
作者:古惠龙
春归
曾惜春归年复年,飞花囊入枕芯边。
后来争摘枝头果,始悟循环是自然。
评赏:清人袁枚《随园诗话》有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即情即景,如化工肖物,着手成春”。此诗亦自写性灵,看似轻描淡抹,诗里却蕴含着蜕变的一种心路历程。
开篇,作者写自己曾经沉溺在伤春、惜春之中。次句承“惜春之意”具体描写到对落花的怜悯,正如辛弃疾《摸鱼儿》:“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因惜春而怜落花,多是诗人们借此感慨白驹过隙,人生苦短。这里的“飞花囊入枕芯边”是对首句“惜”字的强调和延伸。
三、四句一转一合,从争摘枝头果,突然进入到禅宗的那种顿悟的精神意识中,重新对自然的轮回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并从曾经的伤春惜别中解脱出来,以平静的心态看春华秋实这种自然循环的规律,以格物致知的态度看待世间事物,这种转变是一种顿悟,也是一种升华。诗句虽然简单,道理却很深刻,生活中需要这种悟性与智慧。
纵观此诗,以春归为题,以景物意象化的情感表达,通过忆昔言今的对比,记录下感悟的心里历程,使作者的精神思想达到更高层次。 诗源于生活,亦是诗人内心外在的文字表现。此诗并不追求文辞的华丽,只是把人生经历感悟熔铸于诗中。对自然规律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是真正从内心里面提炼出来的诗。
>> 精彩图文
梅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