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云与“红杏坊”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20-08-07 10:32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文/程志远

  “红杏坊”是“望杏坊”改名而来的。清康熙十二年癸丑岁(1673年)知县王仕云在西区大觉寺前鼎建了“望杏坊”。

  为什么知县王仕云会鼎建“望杏坊”呢?

  看看王仕云是何许人士?政声如何呢?

  王仕云,又名王望如,号桐庵老人,又号过客,“江南江宁籍徽州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生卒年未详。他,勤奋好学,乐善好施。清顺治九年壬辰(公元1652年)科进士。“两任闽泉楚衡司季,俱以明允著声。”他,“醉耕堂刊”,于顺治十四年丁酉岁(公元1657年),撰写了《王仕云评论五才孚水浒传》卷首,有《水浒序》、《水浒总论》。他,编写了《鉴略四字书》的初级历史读物,记述了上起盘古,下至明弘治(即弘治十八年丙寅岁公元1505年)的古史,全为四言韵语,他的《鉴略》,“家炫户诵,濒有益于童蒙。较《三字经》、《千字文》启蒙读书层楼更上。”古今有评论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这么好。它的特点是比较通俗,却很严谨。但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浓厚,历朝事迹,兴衰治乱之故,终不免罢遭讯。

  由于“裁缺”,于清康熙七年戊申岁(公元1668年)任程乡知县。

  王仕云到程乡,“甫下车,辄问民疾苦,革弊厘奸,振兴士类。百姓戴若父母”。鼎建“望杏坊”就是一个例子。为什么会鼎建?这与他的信仰、意愿、行状分不开的。

  当时,世传了一个“谶语”(客家民俗中称“谶判”,是俚语的一种。):“百花洲尾齐洲前,诸生出状元。”又听到、看到:“是邑多士祈瑞应。”加上,在县东二里元天历二年(己巳岁,公元1329年)为宋进士杨圭立了一座“攀桂坊”,在县西,“新造望坊,将以对待攀桂而鼓舞风云,不仅肃观瞻也。”(王仕云《望杏坊记》),于是在程乡任职五年后的清康熙十二年癸丑岁(公元1673年)鼎建了“望杏坊”。

  为什么要定名“望杏坊”呢?

  1、王仕云,又名王望如。总希望,远望,长望,农历每月十五为望,年年月月祈盼起来。像十五的月亮,“望月”啊!

  2、他相信百姓中传诵谶语:“诸生出状元”;他看到了“多士著书好古”;多为百姓做件善事、好事。何乐不为?!

  3、望什么?望杏!因为他祈望“杏起来”;崇信了“杏”的花果;崇信了“杏山”、“杏林”、“杏坊”的奥秘。

  杏,是蔷薇科落叶乔木,干高丈余,叶广椭圆形,先端尖。春天,次于梅而开花,五辫,色白带红,似梅花而稍大,果实为核果,圆形熟则色黄,肉部易与核分离,味淡甘而微酸。种子名杏仁,形扁而尖,有特别香味,可生吃,可熟吃,可制杏仁茶,可制杏酪,还可以药用。杏仁可以止咳平喘,配伍清熟,配伍祛寒;可以润肠通便。

  杏山,杏林,在王仕云家乡安徽黄山歙县的徐州凤阳县南。传说三国吴时有一董奉者,曾居此山(有的传说曾居庐山),为人治病,只要患重病者种五棵杏树,轻病者种一棵。数年后种得杏树十万棵,成为一片杏林。后人称董奉为“杏林”。后人赞称医家为“杏林”。

  由于王仕云有祈望和意愿,又据“青鸟家言”的“预测”,加上又看重孩童的教育引导,看重文人的知识行为,会想到将“仿表”定名为“望杏”,是在情理之中。

  王仕云莅任程乡知县的第五年,即康熙十二年癸丑岁(公元1673年)建好了“望杏坊”,并写下了《望杏坊记》。(不详转抄了)“记”记述了建坊的初衷,看到了“十年内”,“左侧桂乎是攀,右则杏焉在望”,“群英振翮,行将翩翩上黄金台”的喜悦……“望杏坊”啊!“杏”起来了……

  可惜!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岁(公元1689年)“居民失火延烧坊毁”了。

  王仕云在程乡,不仅鼎建“望杏坊”,还做了不少好事、实事——

  康熙九年、十年,(公元1670、1671年)霖雨,东城崩裂六丈,西城崩七丈奇,北城崩七丈,西南崩七丈奇。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王仕云、王吉人(晋江人,贡监,康熙十七年任),相继修筑,以固城郭。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北城楼”(即“铁汉楼”)因“兵寇”“敝坭殆甚”,王仕云“捐俸重修”并写有《重修北楼碑记》。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王仕云“从绅士议评允列宪捐奉”,率绅士乐助鼎构“南楼”,并命其名为“文昌楼”,撰写了《鼎建南楼碑记》。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王仕云捐奉,率绅士合力修葺“东楼”。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王仕云续修《程乡县志》。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王仕云捐俸,移旧南楼材料,率绅士合力重建环城号铺二十六间。王仕云增二间,通为二十八宿号铺,并且撰写了《鼎建南楼碑记》。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重修“铁汉楼”,并写有“碑记”。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修建在城西北一里的“社稷坊”(元天历二年,知州冯惟吉建于大觉寺南。康熙十三年公元1670年御史沈复洁,移创城西北一里。)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修在大觉寺南,与旧“社稷”同坊的“雷雨山川坊”还写有“碑记”。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捐俸首倡筑建“祝圣大觉寺”。僧又募众鼎建祝圣殿、三宝殿,两廊大门。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修在城西北二里的“厉坊”。

  康熙八年(1669年)修复“忠孝公祠”。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重修“城隍庙”,并写有《重修城隍庙碑记》。

  王仕云不仅热心公益事业,还是位诗联里手呢!且不说过去曾编纂过:字炫户诵,颇有益童蒙的《鉴略四字书》,点评《水浒》,就莅程乡知县,除写“碑记”外,诗联之作,也给程乡人留下了一些——

  《梅州署中睡起》:

  “须臾枕上来高卧,

  睡起谁分先后天。

  诗显画图休作字,

  琴中山水莫安弦。

  黄粱一甑长生国,

  白发千茎大隐禅。

  最具耳鸣能学道,

  世间哪有异有传?!”

  为什么要将“望杏坊”改为“红杏坊”呢?到底“红杏坊”之名,从何时改变?为什么改呢?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春归杏里红当槛,雨是瓜田绿到门”这副对联引起改为“红杏坊”的。

  有的说是“三条彩船游洲去,一树红杏出墙来”这副对联引起的。

  有的说是“民国前期,改名‘红杏坊’”。

  有的说是“至民国前期,‘红杏坊’取代了‘望杏坊’,‘红杏坊出自唐代诗人高蟾’,‘天下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载’诗句,寓意读书人奋发进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有的说是“五虎闹梅州”的卢耕甫提议改的,推崇清乾嘉年间的乡贤白渡宋湘的《红杏山房集》而改的。

  这些,笔者不敢妄说是对还是错,缺乏足够的证据,也不去道听途说。

责任编辑: 罗伟新

>> 精彩图文

  •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超487万例 政府取消全球旅行警告
  • 黄河发生2020年第3号洪水
  • 世卫:已有六种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三种来自中国
  • 美将对从加拿大进口的部分铝产品恢复加征10%关税
  • 世卫组织:全球新冠死亡病例累计超70万例
  • 马克龙表示法国将继续向黎巴嫩提供支持和援助
  • 9月起,港澳入境车辆经通关口岸进入广东省后限省内行驶
  • 四大行回应薪酬问题:目前没有降薪的计划安排
  • 四大行回应薪酬问题:目前没有降薪的计划安排
  • 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财政部部长刘昆详解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 北京抽检口罩发现 部分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九号04星 搭载发射清华科学卫星
  • 武汉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提升至480万人次 恢复至正常水平的60%
  • 交通肇事罪大数据显示 男司机万人发案率为女司机的8.8倍
  • 不少大学生缘何莫名“被入职”?有“内鬼”卖信息,一些企业借此偷逃税
  • 老旧小区改造需以人民为中心
  • 预留学校征地 凸显崇文重教之风
  • 乐见年轻人“抠”出节俭新境界
  • 梅县松源寺边村:添丁不赏灯,分“丁子肉”
  • 龙岩籍客家人、“北斗将星”王飞雪:愿付一生挚北斗!
  • 《客家方言词语考释》 教你学会写客家话
  • 虚心劲节竹为师
  • 最美遇见是读书
  • 惟阅读让你谦卑
  • 才情毕露 流韵芳菲
  • 立秋,君子有三畏
  • 人生感悟 熔铸诗中
  • 贝鲁特实施紧急状态 为期两周,由军方监督实施
  • 俄军现代化武器装备率 年底前将达到70%
  • 联合国秘书长及联大主席呼吁:建设一个没有核威胁的世界
  • 拜登将远程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 巴西新冠确诊病例超285万
  • 索马里政府军打死17名“青年党”武装分子
  • 市足球联赛明日下午开赛 8支甲级队5支乙级队参加
  • 富力主播大赛引20万人关注 “直播+房地产”跨界传播解锁营销新模式
  • 农商银行杯富力城业主足球联赛开赛
  • 客天下社区获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最美物业项目”
  • 梅江区:持续发扬新峰路精神 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 梅江要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
  • 梅江区:打响三大农业品牌 打开乡村振兴空间
  • 八角亭|特色农业能点土成金
  • 吹响创文冲锋号 决战决胜攻坚年
  • 万张照片存起梅城小康档案
  • 王仕云与“红杏坊”
  • 打洋锡
  • 山水是个梦想
  • 梅江夏夜(外两首)
  • 夏日长(组诗)
  • 象 山 ,嘉大的后山
  • “老佛爷”的战术
  • 王庆利主持召开梅州综保区建设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力确保如期封关运行
  • 梅州7人3单位受表彰!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和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揭晓
  • 梅州中考今天开始录取 普通高中第一批招生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划定
  • 吴晓晖:用好金融活水助力经济发展
  • 梅州召开“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月度会商会暨交通运输重点工作推进会
  • 陆华忠到兴宁调研茶叶和水稻产业并开展科技帮扶:创新院地合作做优农业产业
  •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 梅州吹响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集结号
  • 陈敏到梅州城区检查创文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出幸福感 “造”出满意度 让群众在创文中看见变化得实惠
  • 重磅!明年起,梅州中考有望“先考试后填志愿”!
  • 建好小厕所 改善大民生!梅州扎实推进农村厕所、中小学厕所新建改造
  • 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李希主持会议
  • 张爱军会见湖南省张家界市考察团:加强对接交流 深化文旅合作
  • 推广水稻机插秧施肥新技术!省农科院在兴宁举行现场作业培训观摩会
  • 平远:去年至今投入3亿元补齐教育短板
  • 全民健身“热”起来!梅州将举行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
  • 牵线搭桥递民声,履职尽责办实事!平远发挥人大代表纽带作用解民忧
  • 山东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陈先运受贿案一审公开开庭
  • 黎巴嫩爆炸遇难者增至135人,贝鲁特实施紧急状态
  •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九号04星 搭载发射清华科学卫星
  •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 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阿根廷单日新增新冠病例超7000例 创单日新增最高纪录
  • 联合国秘书长及联大主席呼吁建设一个没有核威胁的世界
  •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杀妻案犯罪嫌疑人许国利
  • 5日广东无新增确诊病例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
  • 6日白天起降雨趋于减弱 广东维持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广东出台10条扶持措施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 广东印发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工作方案
  • 省政府党组召开会议 学习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8354342例
  • 创纪录!日本人口去年减少50多万
  • 国家卫健委:5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例 其中本土病例30例
  • 习近平就黎巴嫩贝鲁特发生重大爆炸事件向黎巴嫩总统奥恩致慰问电
  • 广东高考录取工作于8月7日至9月11日进行
  • 王毅就当前中美关系接受新华社专访
  • 国务院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乌鲁木齐和大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梅州19名学生获评“省优秀”!
  • 民生沟通丨就业失业登记证遗失了可补办吗?
  • 民生沟通丨加装电梯要办什么手续?
  • 新闻追踪丨梅城这些违停乱象被曝光整治后怎样了?
  • 货车发生侧翻 事发丰顺大龙华镇,司机不幸身亡
  • 存量房贷“换锚”8月底结束
  • 安信视点
  • 财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出炉
  • 谁能接班易建联?寻找下一个“战神”
  • 美国一项联合民调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应对疫情不如他国
  • 做大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平远大柘建设三大农业基地助推农业产业化
  • 肖义松、林伟均发展教育基金捐赠仪式近日举行,铁民中学获赠130万元
  • 平远加快推进足球场地建设:今年将新建23块足球场